儒家核心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博客围绕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展开,指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之道。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含义但更积极,还提及“达则兼善天下”也体现“仁”的思想,做到“推己及人”便实现了“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

這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即忠恕——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並為恕下過這樣的定義: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論語· 衛靈公》)。

這是孔子在回答子貢的一個提問時說的。子貢的問題是:

「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句話?)

孔子在《論語· 雍也》篇中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有相似的含義,但是後一句話較為消極些,而前一句顯得主動、積極。

同樣體現「仁」的思想,在儒家經典《孟子·盡心上·忘勢》里還有這樣的一句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不是普遍認為沒有錢就是窮,這裡的窮是中性詞,形容一個人可以照顧好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家庭。「達」,騰達,不僅僅指有錢,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兼善天下,讓天下人能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其實就是博施濟眾,「達則兼善天下」與「己欲達而達人」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在闡述儒家的「仁」,以天下為己任,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實力,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這句話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夠「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天才研究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