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消息可能失败的原因!

5G消息是早在2008年就由GSMA提出的RCS业务,只是随着5G的到来,这项业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5G消息实现了RCS(富媒体融合通信)+Platform(平台)+Chatbot(聊天机器人)三大功能!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5G消息将打破传统短信对每条信息的长度限制,内容方面也将突破文字局限,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位置等信息的融合。

对于企业而言,5G消息将为其提供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接口。企业可通过聊天机器人基于对话交互和事件交易的方式,通过文字、语音、选项卡等富媒体方式向用户输出个性化服务与咨询。

通信方式的演变历程

而大家最关注的重点是,在微信面前,5G消息是否有生存之地?5G消息将面临怎样的风险和困难?

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下短信、飞信、米聊等“失败”原因,让我们来看看5G消息是否会走他们的老路,重蹈他们的覆辙?

1、短信“淘汰”的原因

运营商短信成为“验证码和垃圾短信收割机”。3G之前,由于传输速率限制,通讯方式以语音电话为主,只能携带较少信息,且无法形成丰富应用。3G时代开启之后,运营商广泛推崇短信业务,由于其携带更丰富信息。

但是,随着4G时代到来,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输速度允许用户在短时间内传播和上传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装载于智能手机的各类App能满足用户广泛的需求,中国的微博、QQ,乃至各类短视频平台风靡一时。渐渐的,运营商“短信”沦为大众的验证码和垃圾短信收割机。

短信“淘汰”的原因:

  • 只能携带较少信息;

  • 无法形成丰富应用;

  • 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频上线,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2、飞信“失败”的原因

早在2007年的3G时代,短信业务红极一时,飞信以短信优惠为主要卖点的官方应用横空出世,得到用户广泛欢迎。

飞信诞生于2007年,是一款由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类的应用,它能够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当时飞信这种“免流量、免费发短信”的操作,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到了2011年,飞信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200万。

飞信可以实现免费发短信,但未将此产品开放给联通和电信,只能在移动用户间互发短信,大大减少了使用范围。后来3G、4G时代的到来,微信进入大众的视野,短信也慢慢的弱化,飞信并没有增加什么功能,渐渐无人问津。

飞信“失败”的原因:

  • 3G时代软硬件环境不成熟;

  • 技术、创新和团队无法跟上互联网时代需求;

  • C端免费的压力挤压了3G时代盛极一时的短信业务;

  • 生态封闭,作为提升竞争力产品,并未开放给其他运营商。

2019年,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在接受采访时说过:

中国移动之所以会在手机支付和飞信上接连错过机会,是因为运营商过分的注重技术而忽略市场,同时忽略用户的使用习惯,包括使用场景。他表示早在10年前中国移动就想要在手机支付层面做出一些事情,同时飞信也是中国移动率先推出的。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移动最终是错失了这两大机遇

3、米聊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近日,米聊官网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变动,我们将于2021年2月19日12点00分停止米聊的服务。”

先发的米聊,为何没有拼过后至的微信呢?

米聊经历了“滑铁卢”。米聊是通过手机网络(WiFi、3G、4G、GPRS),可以跟联系人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对讲电话、信息沟通和图片视频收发,米聊支持多手机及电脑操作系统即安卓、iOS等系统。

雷军谈米聊的失败

刚开始的米聊并不是一款全面的社交应用软件,米聊刚开始只是解决短信免费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更大需求。而微信主要是微信能够带动大家聊天的欲望,拥有很多米聊没有的功能。尽管米聊优化了很多内容,但依然走向失败。

米聊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 没有找准风口

  • 小米对米聊重视不够,倾注的资源和投入越来越少。

4、三大运营商能否合力?

有人提出5G消息的最大困难其实是人的问题:即三家运营商如何能够合力,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们猜测最有可能的是三大运营商成立一个5G信息平台公司,进行独立运作。

5、微信的生态所带来的“威胁”

米聊、飞信等的成长速度确实很快,但依然无法与狂奔的微信相比,当前者的注册用户量依然在千万级别徘徊的时候,微信早已突破亿级。

微信的社交功能、金融功能很难被取代。但微信的公众平台,也就是企业服务部分,大概率被取代。

两者的定位也有所不同,5G消息的定位更多是B2C,是商用,是营销,是企业与用户的交互。微信更多的是C2C,是民用,是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要改变用户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作为通讯功能,5G消息的实现需要一群人一起来改变习惯。

5G消息更好的应用显然是在企业服务方面,以手机号为ID的身份识别。主动推送的模式也更适合企业应用。

6、5G消息的资费问题,是否会让用户“望而却步”

中国移动的5G消息协议中表示:

5G消息APP主要服务于Chatbot开发者进行功能测试,目前仅对白名单用户开放。  

5G消息APP客户端支持用户在客户端内使用流量发送文本及富媒体消息。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首次登录5G消息APP客户端即表示同意开通本业务,本业务不收取订购费用。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通过5G消息APP客户端发送消息时如接收方未开通或者不能正常使用5G消息,在以下情景下将产生扣费,资费标准如下:  

1、给非中国移动手机号段(电信、联通、虚拟运营商用户)用户发“5G消息”信息转为国内短信,将按条收取短信费(0.01元/条);  

2、给境外运营商及中国移动香港用户发“5G消息”转为国际短信时,将按条收取国际及港澳台短信费(1元/条)。 

  

注:

1、在数据流量环境下使用5G消息产生的数据流量将按照实际产生移动数据流量收费,计入套餐,收费标准与现行移动数据资费标准相同;  

2、在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下因无法正常使用5G消息的功能可能会产生短信费用,请留意信息输入框的提示。

目前我们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都是免费的,未来5G消息投入使用,资费是否会成为阻挡5G消息推广的绊脚石,影响用户的使用?这也会是用户对收费产品的考量。

7、未来5G消息是否会兼容安卓和ios系统?

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魅族、海信、联想、三星、realme在内的手机厂商都选择了「拥护」5G消息,但坐拥iMessage的苹果却一直拒绝进入RCS的生态。

2019年1月的9to5Mac报道就指出「运营商向苹果施加压力,要求支持 RCS」,但未有后续动作或报道,大致可以判断出那场谈判并不顺利。再加上在「端到端加密」方面的不同选择,iMessage支持RCS的可能性实质上微乎其微。

苹果此前就希望在封闭系统内做自己RCS(译为融合通讯,5G消息前身),也就是能发图片的短信产品iMessage和钱包应用Wallet。2020年4月,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也联合推出“5G消息”,可谓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一直以来,苹果的商业化有一个“大统一梦想”,即通过硬件层面的苹果手机、系统层面的iOS系统、基于系统衍生的融合通讯产品,彻底控制苹果用户的移动生活。但无论iMessage还是Wallet都不算非常成功。

202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发布的《5G消息白皮书》,标志着运营商吸取前车之鉴,用互利共赢的思路构建新生态。

可以看出,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打造的产品,需吸取前车之鉴,对自己的产品不断进行升级优化,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创造更多的价值,才可站稳地位。

编辑:陈静岚

审核:李子

新闻投稿/商务咨询热线:18011830758(微信同号)


我叫“5G产业圈”

聚焦5G应用产业生态的头部媒体

长按扫码关注

最新5G资讯都在这里!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