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运维分享之:业务场景驱动的服务型CMDB

最近这几年,国内外CMDB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成功的寥寥可数,有人质疑CMDB is dead? 但各种业务场景表明,当下数据中心运维,CMDB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运维的基础,掌握运维的命脉。


分析以往失败的案例,静静的想一想,失败无非两点:


一、CMDB自身建设能力不够,无法适应当下数据中心和云环境的新形势。当下数据中心的特点是敏捷、动态、持续发展。甚至当风暴来临时,数据中心的环境是瞬息万变。传统型CMDB跟不上节奏,只能望洋兴叹,频繁应付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

二、非场景驱动,无法支撑业务需求。CMDB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业务的需要,能够保证业务持续高效的运作,但是很多情况下大家只是把CMDB作为一个静态的配置管理库,未能和业务紧密关联。


若想使业务系统走上敏捷运维之路,势必对传统型CMDB进行一次革新,实现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将从一个简单的静态配置信息库转变到为业务系统提供持续运行的能力,为资产提供精算运营的能力,为技术架构提供敏捷自动化的能力上来。打造一个云计算下的由业务场景驱动的服务型CMDB。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常见的业务场景,从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系统需求,到内部IT资源协调、上线部署、监控运行,再到日常运维,来分析如何建设CMDB,才能保证业务系统的敏捷运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是一个用于管理和记录企业IT基础设施和资产信息的平台。在运维平台中,CMDB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CMDB可以帮助运维团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资产情况。通过建设CMDB,可以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系统等各种资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记录,包括设备型号、配置信息、部署位置等。这样,当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变更时,运维团队可以迅速查找到相关资产信息,提高故障排除和变更管理的效率。 其次,CMDB可以为运维团队提供更准确的配置管理。通过建设CMDB,可以建立起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服务器与应用系统、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关系等。这样,当需要对某个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变更时,可以清楚地了解需要影响的其他资产,减少因配置变更而导致的故障风险。 此外,CMDB还可以帮助运维团队进行容量规划和预测。通过建设CMDB,可以收集到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各种资产的配置信息和使用情况,可以及时了解到各个资产的资源利用率,从而进行容量规划和预测,避免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系统性能下降或故障发生。 总之,CMDB的建设对于运维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运维团队准确了解和掌握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资产情况,提高故障排除和变更管理的效率,减少配置变更引起的故障风险,并进行容量规划和预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