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IT 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内容简介

本书从阿里巴巴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详细阐述共享服务体系如何给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持。介绍阿里巴巴在建设共享服务体系时如何进行技术框架选择,构建了哪些重要的技术平台等,此外,还介绍了组织架构和体制如何更好地支持共享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介绍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引起的思考,以及构建业务中台的基础——共享服务体系。
  •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共享服务体系搭建的过程、技术选择、组织架构等,如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选择、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原则、数据拆分实现数据库能力线性扩展、异步化与缓存原则、打造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方案、平台稳定性能力的开发、共享服务中心对内和对外的开放共享等。
  • 第三部分结合两个典型案例,介绍共享服务体系项目落地的过程,以及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编辑推荐

本书从10年前阿里巴巴为何要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详细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架构转型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深度思考和各种实践,包括成功经验,也包括失败教训。

这是迄今为止首次披露阿里巴巴集团中间件体系最全面系统的资料,这些宝贵资料对所有进行“互联网+”实践的企业和单位都有参考价值,对软件开发人员和架构师也会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钟华(花名:古谦),阿里巴巴中间件首席架构师,15年中间件领域行业经验。对传统企业 IT 建设和互联网架构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多次作为总架构师协助大型传统企业打造业务中台项目,为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项目涉及政府、制造业、金融、交通、媒体等多个领域。

本书内容
序言一

本书讲述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互联网技术架构的实践与发展史。

为一个复杂的、高速发展的业务构建一个技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主要是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业务主体,这类系统都是复杂的商业系统。这个业务又承载于互联网之上,互联网又具有海量的访问请求与数据。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系统的关键特点。

不同于搜索、社交之类的应用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其必须有很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哪怕丢失了一半的搜索结果,用户可能都没有觉察。但在电子商应用中,每一笔订单、每一个状态、每一次支付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与此同时,像双十一这种业务高峰时刻,每秒钟就需要处理十万笔以上的订单。高可用、海量、复杂的业务逻辑交织在一起,是阿里巴巴业务系统的主要挑战。

阿里巴巴集团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技术上、组织架构上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进一步将此种实践提升至中台这样的概念。

阿里巴巴集团在很多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如数据库的水平扩展、复杂业务系统的结构化与服务化、大型系统的消息处理、关键业务系统的实时调控等。在数据库层面,阿里巴巴很早就启动了去 IOE 的项目,本质上是想解决大规模数据的线性可扩展问题,包括存储与访问两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发展了一系列的中间件来支撑这种新的架构。

随着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也面临着复杂业务系统的解耦问题。在互联网行业,需求的迭代速度非常快,通常每周都会有数十个功能更新或增加,并要及时发布。如何保持业务相对隔离可以让工程师大规模并行工作,传统上有很多解决方案,如 SOA、ESB 等,但如何在解耦的同时仍能满足互联网海量访问且具有高性能的要求,阿里巴巴集团对传统技术进行了革新,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技术方案。

系统规模进一步变大之后,需要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在全球进行分布式的部署、99.999%以上的高可用、容灾等,这对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解决了系统的静态架构之外,很快就会发现,像此类复杂的企业级互联网应用需要在运行时可以全程进行动态感知与管理,不仅要有全部的监控能力,更要根据业务流量进行业务的优雅降级,确保系统高可用等。

我认为本书将阿里巴巴一系列在工程上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也为进一步的系统演进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里巴巴集团 CTO 张建锋(行癫)

2017年4月于杭州

序言二

阿里巴巴电商系统的架构经历了烟囱式架构到分布式架构再到共享式架构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推动着大量业务的创新,天猫、聚划算、闲鱼、拍卖、玩兔、淘抢购等应用不断涌现出来,有成功也有失败,因为架构无法决定市场的成功还是失败,但是作为土壤可以不断孵化新的物种。阿里巴巴从2008年开始的架构优化过程其实并没有解决该做什么的问题,但是解决了创新效率的问题。当有人告诉你做一个市场需要100人年的时候,你会犹豫,到底投还是不投;如果告诉你100人月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所以这时候一个优秀的架构已经超出了效率本身的范畴,而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的感受是,最大的浪费不是重复建设,而是不断重复建设。在早期往往一个新业务的上线除了数据可以被重复使用之外,服务却不能被重复使用。其实服务的重用将比数据重用带来更多好处,数据只是原始生产资料,服务则包含逻辑,是工厂的加工车间,如果加工过程也一样可以复制,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系统的建设要从生产型模型升级到运营型模型,从版本模型升级到迭代模型。运营型模型最大的优势是所有的积累都被沉淀,而生产型模型会因为10%的差异而重新建设100%的系统。每次都是新的故事、新的逻辑、新的代码,而这些都来自几个人的脑子。运营型模型的逻辑则来自于无数客户、供应商、工程师的的脑子,并经过不断的积累,那么差距就显而易见。

本书主要介绍了阿里巴巴电商系统架构的演变历史,对各个行业在做企业 IT 架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阿里巴巴集团中间件技术部研究员蒋江伟(小邪)

2017年3月于杭州

前言

在过去15年的 IT 从业经历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以软件服务商的身份参与了企业的 IT 系统建设,对于过去十几年来企业IT的发展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带着对互联网技术的憧憬来到阿里巴巴中间件研发团队,有幸能近距离了解阿里巴巴的业务架构发展模式和业界顶尖的互联网技术。这种略显特殊的工作经历,使我对阿里巴巴的共享服务理念和企业级互联网架构很快能了然于胸,当我把这些内容介绍给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时,听到最多的反馈词语就是“启发”。

这让我逐渐意识到,在当今整个中国社会都处于互联网转型的浪潮中,不管是政府职能单位、业务规模庞大的央企,还是面临最激烈竞争的零售行业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对企业业务模式带来了冲击,当然也给企业的信息中心部门带来了挑战:如何构建 IT 系统架构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阿里巴巴的共享服务理念以及企业级互联网架构建设的思路,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不少新的思路,这也是我最终决定写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

本书从阿里巴巴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详细阐述了共享服务理念给企业业务发展带来的业务价值。接着会分享阿里巴巴在建设共享服务体系时如何进行技术框架的选择,哪些重要的技术平台支撑起了共享服务体系,这也是迄今为止对阿里巴巴集团中间件体系对外最全面系统的介绍。除了技术层面之外,本书还分享了阿里巴巴内部的一些经验和实践,如组织的架构和体制如何更好地支持共享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

最后结合两个典型案例来介绍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共享服务体系。一个案例是国内某大型国企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尝试和探索,最终走上成功转型之道的过程;另一个案例是国内某零售企业如何基于阿里巴巴提供的企业级互联网架构重构企业 IT 架构,在短期内快速重构供应链、SCRM 等平台,打造了企业全渠道分销平台,为该企业在竞争最为激烈的零售行业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希望通过这两个案例使读者更真切地看到共享服务体系项目落地的过程,以及它在企业互联网业务和 IT 架构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一直以来都信奉再好的技术和框架如果不给企业带来业务价值,就没有太大意义,所以本书更多是从技术架构解决了什么问题,企业收获了哪些业务价值的角度进行说明和阐述,并没有描述太多晦涩的理论、算法和模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更多的企业 IT 管理者、架构师、立志成为架构师的技术人员能从这本书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对自身职业发展和所在企业业务发展有所帮助。对于有一定技术背景,希望对互联网架构有一个整体了解的读者,本书也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最后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同事和朋友:蒋江伟、赵杰辉、周磊、赵勇、司徒放、程正君、赵林,黄杰龙等,没有你们的帮助,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

钟华

2016年12月

第一部分 引子

本章从阿里巴巴为何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谈到阿里巴巴共享业务事业部从建立、摸索及系列演变,到最终成为阿里巴巴业务中台战略中核心组成部分的过程。深入分析阿里巴巴共享业务事业部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当今很多传统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是根治这些问题的必修课。

2015年年底,当大多数企业忙着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规划时,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全面启动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中台战略,构建符合 DT 时代的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与任何公司一样,阿里巴巴组织架构的战略调整势必对公司现有组织架构、部门间的协作等各方面都将带来深远影响。战略执行到位、3年内达到战略调整所设定目标,对业务的创新和支持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假若没能很好地控制战略执行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对组织架构的动荡过大,都会给现有业务带来不小的影响。

阿里巴巴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呢?这还要从一次商务拜访说起。在2015年年中,马云带领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拜访了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移动游戏公司 Supercell,这家号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移动游戏公司,以《部落战争》《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等游戏知名。Supercell 是一家典型的以小团队模式进行游戏开发的公司,一般来说两个员工,或者5个员工,最多不超过7个员工组成独立的开发团队,称之为 Cell(细胞),这也是公司名字 Supercell(超级细胞)的由来。团队自己决定做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最快的时间推出产品的公测版,看看游戏是否受用户欢迎。如果用户不欢迎,迅速放弃这个产品,再进行新的尝试,期间几乎没有管理角色的介入。团队研发的产品失败后,不但不会受到惩罚,甚至会举办庆祝仪式,以庆祝他们从失败中学到了东西。使用这样的模式使得 Supercell 公司成为了年税前利润15亿美元的游戏公司,2015年 App 畅销排行榜上 Top 10的游戏中,Supercell 公司开发的游戏占据了榜单的大半江山。在笔者撰写此书时,2016年6月,中国腾讯公司以86亿美元收购了员工数不超过200人的 Supercell 公司84.3%的股权,每一名员工人均贡献的估值超过3.54亿人民币。

笔者对 Supercell 模式的理解是这家游戏公司经过6年的时间将游戏开发过程中公共、通用的游戏开发素材、算法做了很好的沉淀,企业的文化充分鼓励员工进行创新,甚至进行试错,才使得他们在开发的众多游戏中以最快时间找到那些用户真正喜爱的游戏。这种强大的业务试错能力是 Supercell 相比于其他游戏公司最大的差别,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他的游戏公司难道没有想到学习这样的模式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为什么其他游戏公司不具备 Supercell 这样的能力呢,我觉得很多人忽略了 Supercell 所构建的“中台”能力,抛开个人水平高低的影响,Supercell 公司在多年的游戏研发中积累了非常科学的研发方法和体系,使得今天公司可以支持几个人的小团队在几周时间就能研发出一款新游戏,并进行公测。

Supercell 的模式给参加此次拜访的阿里高管们很大的震撼,在大家反复的心得交流和讨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信息时代的公司架构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正是有了这次拜访才真正让阿里巴巴的领导层有了足够的决心要将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在此次拜访的半年后,集团正式启动2018年中台战略。

所谓的“中台”,并不是阿里巴巴首先提出的词语,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中台是居于前台和后台之间。其实在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中台战略之前,有另一个被很多外界所熟知的“厚平台,薄应用”架构,说起这个架构则不得不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共享业务事业部,这个部门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在笔者看来都极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第1章 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引发的思考
第2章 构建业务中台的基础——共享服务体系
第二部分 共享服务体系搭建
第3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选择
第4章 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原则
第5章 数据拆分实现数据库能力线性扩展
第6章 异步化与缓存原则
第7章 打造数字化运营能力
第8章 打造平台稳定性能力
第9章 共享服务中心对内和对外的协作共享
第三部分 阿里巴巴能力输出与案例
第10章 大型央企互联网转型
第11章 时尚行业品牌公司互联网转型

阅读全文: http://gitbook.cn/gitchat/geekbook/5bc579a542d7d32f50f16d75

  • 18
    点赞
  • 5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