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后矛盾
1.1 逻辑缺陷-前后矛盾
- 特征:文章前后观点不一致,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先表达结论,又说万一,退一步说结论无法成立。 另外 可以关注文段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观点是否有不一致。
- 分析:指出矛盾。
- 模板:由......,无法必然推出......。材料前文得出....的结 论,后文却有通过.....的表达否定,文章前后结论不一,自相矛盾,可见逻辑混乱,难以令人信服。
1.2 前后矛盾-练习
分析下述论证存在的缺陷,包括概念概念及主要概念界定和 使用的准确性及前后是否互相矛盾,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 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的成立条件是否充分。如下所示: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 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 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 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缺陷分析:前文提到大学生就业不难,后文又说到一部分大学 生就业难,显然前后结论矛盾,不能令人信服。此外,并非只要调 整专业设置、教育大学生改变就业观,鼓励创业,大学生就业难的 问题就不复存在。因为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其 他方面,仅仅采取以上措施并不能解决全部难题。
2 推不出
2.1 逻辑缺陷-推不出
- 特征:A->B不必然成立 为假
- 分析:指出其他因素
- 模板:参考使用,关键在于点明A->B不必然成立
2.2 推不出-练习
分析下述论证存在的缺陷,包括概念概念及主要概念界定和 使用的准确性及前后是否互相矛盾,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 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的成立条件是否充分。如下所示:
@1 人们做出某一选择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并非最优而产生懊悔。 从这种意义上说,选择越多,懊悔的概率就越大,也就越痛苦。
缺陷分析:选择越多未必就会越痛苦。因为人们未必会因为选择非最优 而产生懊悔,此外,即便有所懊悔,懊悔不一定带来痛苦,这二者之间是不同的概念,由此可见,原文推论值得怀疑。
@2 所谓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 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观察,使企业 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而且所有环节都 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缺陷分析:分解权力并相互制约未必能够保证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利,因为即便权力分解,仍然有人能够通过共同合作以权谋私。另外,通过监督对企业管理观察,就能使 运营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也太过绝对了。运营环节繁琐,涉及流程和人员众多, 难免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