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分享 模型,了解更多👉 模型_思维模型目录。深入心灵的36个问题,拉近彼此距离。
1 亚瑟·阿伦36问的应用
1.1 《心灵深处的连接:亚瑟·阿伦36问在企业团队建设中的实践》
在一家科技公司的年度团队建设活动中,组织者决定采用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这个活动在一个周末的户外拓展训练中进行,所有团队成员被分成小组,每组4人。
团队成员们聚集在一个宽敞的会议室里,每个小组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每个成员都拿到了一份36个问题的清单,这些问题被设计成逐渐深入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
团队建设流程如下:
- 分组与准备:团队成员随机分组,每组成员围坐一圈,每位成员拿到一份36个问题的清单。
- 问题回答:在小组内,每位成员轮流向其他成员提问,每个人轮流回答,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 深入交流:随着问题的深入,成员们开始分享更多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这些分享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 情感连接:在分享和倾听中,成员们逐渐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彼此的笑声和眼神交流越来越自然。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普遍反映他们感觉与同事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些成员表示,他们从未有机会如此深入地了解同事,这次活动让他们看到了同事的另一面。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在随后的工作中有了显著提升。
这个案例展示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在企业团队建设中的应用。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对话,团队成员能够快速建立信任,增进相互理解,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1.2 《心灵深处的连接:亚瑟·阿伦36问在社区关系建设中的实践》
在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社区中,居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促进邻里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亲密感,社区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活动。活动邀请了社区居民,他们大多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通过参与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实验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活动发展流程如下:
- 活动准备: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参与者随机配对,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空间以及36个问题的清单。
- 问题回答:每对参与者轮流提问,彼此分享个人的经历、想法和感受。问题从日常生活的喜好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的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经历。
- 情感交流:随着问题的深入,参与者开始打开心扉,分享他们的快乐、悲伤、恐惧和梦想,这些真挚的交流让他们之间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
- 社区联结:活动结束后,许多参与者表示他们对邻居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到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团结。
这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结识了新朋友,还帮助他们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体验。社区中心随后组织了更多的社区活动,这些新建立的联系在后续的社区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这个案例展示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在增进社区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方面的有效性。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对话,即使是来自不同背景的陌生人也能快速建立起信任和理解,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团结。
1.3 《心灵深处的对话:亚瑟·阿伦36问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一家城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们注意到许多来访者在建立信任和自我披露方面存在障碍。为了促进来访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咨询中心决定引入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作为团体治疗的一部分。
事件流程如下:
- 团体组建:心理咨询师从不同的个体咨询中挑选出愿意参与团体治疗的来访者,他们大多面临着相似的心理问题,如社交焦虑、亲密关系建立困难等。
- 问题引导:在安全、私密的团体治疗室中,来访者们围坐成一圈,心理咨询师引导他们轮流提问并回答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
- 情感分享:随着问题的深入,来访者们开始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感受和恐惧,这些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披露,从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 信任建立:通过这种深度的交流,来访者们逐渐建立起信任感,他们意识到在团体中并不孤单,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几轮团体治疗后,来访者们普遍反映感到更加放松和开放,他们在团体中找到了支持和理解。一些来访者甚至在治疗结束后仍然保持联系,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支持网络。
这个案例展示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促进来访者自我披露和建立信任方面。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对话,来访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1.4 《爱情实验:36个问题拉近两颗心》
这个故事讲述了美国一位专栏作者亲身参与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实验的经历。在一个由《纽约时报》专栏组织的活动中,这位作者与一个陌生人配对,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两人在45分钟内迅速建立起了亲密感。
在一个温馨的咖啡馆里,两位陌生人面对面坐着,桌上放着一张写有36个问题的清单。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好奇和些许紧张,但随着问题的深入,他们开始敞开心扉,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
故事发展流程如下:
- 初见:两人初次见面,彼此介绍,气氛略显尴尬。
- 提问:他们开始轮流提问,从简单的喜好到深入的个人经历和价值观。
- 深入交流:随着问题的深入,他们开始分享更私密的想法,包括家庭、梦想和恐惧。
- 情感连接:在分享和倾听中,两人逐渐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彼此的笑声和眼神交流越来越自然。
- 沉默对视:问题结束后,他们进行了长达4分钟的沉默对视,这一过程加深了他们之间的非言语沟通和情感理解。
活动结束后,两人都表示感到与对方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段关系都要深。这位专栏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她和活动中的伙伴相爱了,并且在文章发表时仍然在一起。
这个案例展示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在促进恋爱关系中的强大作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两个陌生人能够在短短45分钟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不仅证明了这些问题的有效性,也为那些寻求加深人际关系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5 《心灵桥梁:亚瑟·阿伦36问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在一个家庭教育工作坊中,心理咨询师引入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这个工作坊邀请了多对亲子参与,他们平时因为沟通障碍而感到彼此之间有距离。
事件发展流程如下:
- 工作坊开场:心理咨询师简短介绍了亚瑟·阿伦36问的背景和目的,然后给每对亲子分发了问题清单。
- 轮流提问: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亲子们开始轮流提问和回答,从简单的日常话题逐渐过渡到更私人和深入的问题。
- 深入分享:随着问题的深入,亲子们开始分享他们的担忧、梦想和家庭生活中的挑战,这些分享帮助他们理解彼此的感受和想法。
- 情感共鸣:在分享和倾听中,亲子们逐渐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他们意识到尽管有时沟通不畅,但彼此之间的爱和关心是不变的。
工作坊结束后,许多家长和孩子表示他们感觉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了。一些家庭甚至决定在家中继续使用这些问题,作为增进理解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这个案例展示了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增进亲子间理解和沟通方面。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对话,家长和孩子能够打开心扉,增进相互理解,从而加强家庭的情感纽带。
2 模型 亚瑟·阿伦36问
2.1 什么是亚瑟·阿伦36问?
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瑟·阿伦博士设计的,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构造的问题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问题分为三组,每组12个,按问题的深入程度依次递进,完成每组问题各需15分钟。这些问题的特点是持续性、不断深入性、双向性以及自我人格剖析,实验证明,具有这些特点的问题提问方式,确实让参与者们明显感觉互相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了。
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自我扩展模型,该模型假设人们会寻求提高自己的潜在效能,而通过将他人纳入自我的关系之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拥有他人的观点、身份和资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这些问题被认为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地在45分钟之内拉近距离、了解对方、建立亲密关系。
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不仅限于陌生人之间,它们也适用于朋友、家人、甚至是长期合作伙伴,用来加深感情。这些问题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引导两个人持续地、由浅入深地分享彼此内心私密的想法,从而建立亲密的关系。
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总结如下:
- 如果你能在全世界任选一个人和你共进晚餐,你会选谁?
- 你想出名吗?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成名?
- 打电话前,你会预演你即将要说的话吗?为什么?
- 对你来说,“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 上一次一个人唱歌是什么时候?和别人一起是什么时候?
- 如果你能够活到90岁,并能在你生命的最后60年保留一个30岁的人所拥有的精神或身体,你会选择哪个?
- 你内心能预感自己何时会离世吗?
- 说出3个你和对方在外表上的共同特征。
- 生命中什么事情让你感激不尽?
- 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成长轨迹,你希望改成什么样子?
- 用4分钟尽可能详细地告诉对方你的生活故事。
- 如果明天醒来你可以获得一个品质或一种能力,你希望是什么?
- 如果有颗水晶球能向你揭示关于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未来,或是其他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想知道些什么?
- 你有没有一直梦想要做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做呢?
-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 一段友谊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 珍贵中最珍贵的事情是什么?
- 记忆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 如果你知道一年后你会突然离世,你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 朋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恋爱和感情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逐个列出对方好的一面,共列举5个。
- 你的家庭成员彼此亲密吗?氛围温馨吗?你觉得你的童年比大部分人都开心吗?
- 你和母亲的关系如何?
- 用“我们”组3个基于现有场景的句子,比如,我们在这个房间都感觉……
- 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我希望有个人能跟我分享……”
- 如果你想和对方成为亲密的朋友,请列举出对他/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 告诉对方你喜欢他/她的地方,这一次你要非常诚恳,说一些你平常不会跟刚认识的人说的话。
- 和对方分享人生中最尴尬的时刻。
- 上一次你在他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是莫名地哭吗?
- 告诉对方你已经喜欢他/她很久了。
- 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认为非常严肃,不能开玩笑的?
- 假如你今晚会离世,并且没有机会跟任何人交流,你最后悔没有对谁吐露心声?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对这个人说出想说的话?
- 你的房子着火了,所有的财产都在里面。救出了亲人和宠物之后,如果你还有时间最后努力一次,并且安全地挽救任何一件物品,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 如果有家庭成员去世,你认为谁的离开最让你恐慌?为什么?
- 说一个个人问题并询问对方的处理意见,让对方向你反馈,你对这个问题所表现出的态度。
2.2 为什么会有亚瑟·阿伦36问?
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可能的原因包括:
- 增强人际关系:亚瑟·阿伦博士设计这36个问题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 。通过这些问题,参与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对方,从而增进亲密感和信任。
- 促进自我披露:这些问题鼓励参与者进行自我披露,分享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自我披露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时,双方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亲密。
- 实验性研究: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是在实验环境中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和验证不同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看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跨文化应用:这些问题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显示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
- 快速建立亲密感:这些问题被设计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45分钟)让两个陌生人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亲密感,这对于需要快速建立团队凝聚力或在特定社交场合下快速熟悉对方的场景非常有用。
- 心理学原理的应用: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包括自我扩展模型,该模型假设人们通过将他人纳入自我的关系之中来提高自己的潜在效能。这些问题通过引导参与者表达观点和感受,促进了高效的自我暴露,从而达成亲密关系。
综上所述,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是基于心理学原理和人际关系研究,旨在通过促进深入的自我披露和相互理解来快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