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中易混淆的知识
在OFDM学习过程中,对OFDM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总结。随着学习的过程逐步更新吧。
一、符号周期、有效符号和有效子载波
符号周期(符号长度)是指一个 OFDM 符号的持续时间,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 有效符号部分:由 IFFT 生成的 OFDM 符号的有效时域部分,其长度等于 FFT 的点数,记作 N f f t Nfft Nfft。
- 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 GI):循环前缀(CP)或零填充前缀(ZP),它是为了减少符号间干扰(ISI)而在有效符号前插入的部分,记作
Ng
。
在 OFDM 系统中,“有效符号长度”和“有效子载波数量”涉及不同的概念:
-
FFT 点数: FFT 点数(通常记为
Nfft
)代表了 IFFT/FFT 的输入或输出的采样数。在 OFDM 中,Nfft
定义了整个频域数据的分辨率或子载波数量,包括有效子载波和虚拟子载波。FFT点数=有效载波数+虚拟载波数
-
有效子载波数量: 有效子载波数量是指在频域中实际用于传输数据的子载波数量,记为
Nused
。有效子载波包含承载数据信息的频域点,而剩余的频域点(虚拟子载波)不用于传输数据,通常被置为零。这些虚拟子载波用于减少边缘效应或防止相邻信道的干扰。 -
有效符号长度: 有效符号长度通常指经过 IFFT 转换后的时域符号的长度,这个长度实际上等于 FFT 的点数。原因是:
- 在 OFDM 中,整个频域信号是通过 IFFT 转换成时域信号的,IFFT 的输入长度是
Nfft
。 - 因此,时域符号的长度也等于
Nfft
,而不是仅等于有效子载波的数量Nused
。 - 虽然虚拟子载波不承载有效信息,它们在 IFFT 中仍然参与计算,影响了时域符号的形态和长度。
- 在 OFDM 中,整个频域信号是通过 IFFT 转换成时域信号的,IFFT 的输入长度是
换句话说,有效符号的时域长度是由 FFT 点数决定的,这个长度等于 Nfft
,而不只是有效子载波的数量。有效子载波的数量 Nused
仅决定了频域中实际承载信息的子载波数量,但在 IFFT 操作时,虚拟子载波也会参与计算,因此整个时域符号长度为 Nfft
。
在 OFDM 系统中,时域符号的长度等于 Nfft
,因为这是通过 IFFT(逆快速傅里叶变换)操作生成的时域信号的长度。具体来说,Nfft
是 IFFT 的输入点数,决定了时域信号的采样数。我们来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这一点。
示例:OFDM 调制与时域符号的生成
假设我们有以下 OFDM 系统设置:
- FFT 点数(
Nfft
)= 8:表示使用 8 点 IFFT 进行频域到时域的转换。 - 有效子载波数
Nused
= 6,虚拟载波数Nvc
= 2:其中,6 个子载波用于传输数据,2 个子载波作为虚拟子载波(频域中置为 0)。
1. 频域符号的形成
- 在频域中,我们有 8 个子载波,数据将被映射到这 8 个子载波上。
- 有效子载波(
Nused = 6
)上携带实际数据,而虚拟子载波的值为0
。
例如,假设有效子载波上的数据是 [1, -1, 1, -1, 1, -1]
,并且有 2 个虚拟载波为 0
,则频域信号可能是:
[0,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