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的色彩颗粒细致均匀,融于水,有时会具有水的流动感,
色彩较薄而透明,易于反复涂抹,与不同的纸张结合又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
而水粉,色彩颗粒较粗,没有光泽,色彩呈现粉性,有柔和的层次感。
至于油画颜料,色彩浓艳,充满光泽,变滑细腻而层次丰富。
结合不同的绘画技法,可以表现出变化多样的色彩的视觉质感。
平面设计师的色彩媒介:
平面印刷以颗粒的形式显现出来,报纸因纸张的承受能力差,故图像以较大的颗粒呈现;
精美的杂志用纸光滑,图像颗粒较小,视觉质感细腻逼真。
而在设计中,为了传达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与不同的心理感知,
设计师常常用具有不同的视觉质感的色彩原色来丰富画面,比如说,
在ps软件中增加杂点,制造粗糙效果,利用模糊工具制造虚像,利用滤镜制造金属效果。
摄影师的色彩媒介:
彩色照片有更加细致鲜艳的色彩,真实而生动,亚光的照片色彩更沉着,有厚度感。
摄影师利用底片与相纸的色彩特性的微妙差别来创作影像,利用不同的光色质感。
色彩的视觉质感影响现代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更关注材质与色彩的组合关系,
利用自然色彩的材质,形成相互和谐的色彩视觉质感变化。
这是由于物质表面颗粒不同,对光的反射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光色的空间穿透性与色彩的互动。
设计色彩并非全是色彩理论下的科学产物,而是与设计师对事物的个人见解有很大关系。
体会色彩的视觉质感之美,首先要多观察,要有设计师的敏感性、好奇心,
而且看待事物的视角、对色彩的视觉质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
平常看起来没有价值的事物,在设计师眼里可能就是创作的动力所在。
美在于发现,自然与人为的色彩变化,启发了色彩视觉质感的发现。
运用不同色彩媒介设计的书籍封面,通过色彩的视觉质感变化丰富设计语言,
书籍显得更加自然,也更有打开阅读的欲望。
设计色彩是感性极强的设计思维活动,质感认识也是从色彩到视觉质感的直观感受,
过渡到色彩品质的联想。
没有丑的色彩,只有丑的色彩组合,色彩的视觉质感也是如此。
创造性认识与创造性结合才能提高色彩质感的表现力,才能使设计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