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蓝桥杯-----带分数

问题描述

100 可以表示为带分数的形式:100 = 3 + 69258 / 714。

还可以表示为:100 = 82 + 3546 / 197。

注意特征:带分数中,数字1~9分别出现且只出现一次(不包含0)。

类似这样的带分数,100 有 11 种表示法。
输入格式

从标准输入读入一个正整数N (N<1000*1000)
输出格式

程序输出该数字用数码1~9不重复不遗漏地组成带分数表示的全部种数。

注意:不要求输出每个表示,只统计有多少表示法!
样例输入1
100
样例输出1
11
样例输入2
105
样例输出2
6

MilkCu的暴力枚举法:
思想:(left+up/dowm)先遍历left,再遍历down,两层for循环就可以解决;
找出符合条件(left、up、down为1~9不重复的9个数字组成)。
附录:(暴力枚举法:运行超时)

/*
	Name: 蓝桥杯:带分数(暴力枚举法) 
	Copyright: 本算法由MilkCu提供 
	Author: Jopus 
	Date: 09/02/14 00:47
	Description: dev-cpp 5.5.3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思路:暴力枚举法 
char flag[10];    //用于标记"#123456789"是否已经被选 
char backup[10];  //用于临时保存数据 
 
//检查"#123456789"每个数据是否只有一个 
int check(int n) 
{
	do 
  	{
  		++flag[n%10];  //统计数字:如n = 123;则++flag[3],++flag[2],++flag[1]   
  	}while(n /= 10);
  	if(flag[0] != 0) //如果存在0 
    	return 1;      //返回冲突 
  	for(int i = 1; i < 10; i++) 
    	if(flag[i] > 1)//如果存在某个数据不只有1个 
      		return 1;    //返回冲突 
  	return 0;        //返回正确 
}
 
//检查是否每个数据都已经存在 
int checkAll(void)
{ 
	for(int i = 1; i < 10; i++) 
    	if(flag[i] != 1) 
      		return 1;//不全部包括 
  	return 0;    //全部包括 
}
 
int main(void)
{ 
	int i = 0; 
    int num = 0;        //输入数据 
    int count = 0;      //统计个数 
    scanf("%d", &num); 
    int left = 0, up = 0, down = 0;   //带分数 
    for(left = 1; left < num; ++left) //先从带分数的左边开始增加 
    {
  		for (i = 0; i < 10; ++i)        //将标记数组全部初始化为0 
	  	flag[i] = 0; 
    	if(check(left))                 //检查左边数据合理性 
      		continue;//不合理
		for (i = 0; i < 10; ++i)        //缓存flag数据,用于下面for循环重置 
			backup[i] = flag[i]; 
   		for(down = 1; down < 100000; ++down) //再增加带分数底数 
		{
      		for (i = 0; i < 10; ++i)      //重置flag
				flag[i] = backup[i]; 
      		up = (num - left) * down;     //计算出up值 
      		if(check(down) || check(up))  //检查数据合理性 
        		continue;//不合理 
      		if(!checkAll()) 
	  		{
        	//	printf("%d = %d + %d / %d\n", num, left, up, down);
        		++count; //计数+1 
      		}
    	}
  	}
  	printf("%d\n", count);//打印总共个数 
        return 0;
}

暴力枚举法当然是第一个想到的,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

KeepThinking_的全排列算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输入一个数字,需要将这个数字化成带分数,且包含(0-9)所有数字(不重复)。

这里我们假设输入的数字为number,划分好的带分数为a+b/c,它将满足条件number == a+b/c且b%c==0,同时abc包含所有(0-9,且不重复)。

请注意最后最句话,abc包含所有(0-9,且不重复),我们再看题目给我们的那个满足条件的数字:

3+69258/714 这里a = 3, b = 69258, c = 714 ;则abc = 369258714(这个数字数list的一种排列方式)。

所以我们想到一种方法:先求出list的一种排列,然后对这个排列进行a,b,c划分处理,如果满足条件

(条件:number == a+b/c且b%c==0,同时abc包含所有(0-9,且不重复))则将记录种数+1 。

在看KeepThinking_的全排列算法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全排列,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方法:字典序法和递归分治法。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示例: 1 2 3的全排列如下:

1 2 3 , 1 3 2 , 2 1 3 , 2 3 1 , 3 1 2 , 3 2 1

我们这里是通过字典序法找出来的。

那么什么是字典序法呢?

从上面的全排列也可以看出来了,从左往右依次增大,对这就是字典序法。可是如何用算法来实现字典序法全排列呢?

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描述:(用字典序法找124653的下一个排列)

你主要看红色字体部分就行了,这就是步骤。

如果当前排列是124653,找它的下一个排列的方法是,从这个序列中从右至左找第一个左邻小于右邻的数,

如果找不到,则所有排列求解完成,如果找得到则说明排列未完成。

本例中将找到46,计4所在的位置为i,找到后不能直接将46位置互换,而又要从右到左到第一个比4大的数,

本例找到的数是5,其位置计为j,将i与j所在元素交换125643,

然后将i+1至最后一个元素从小到大排序得到125346,这就是124653的下一个排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已经分析了,将“123456789”全排列,然后用a,b,c划分,我们这里主要讲要怎么划分:

还是用上面那个排列:abc = 369258714

我们规定a在最前面,b在中间,c在尾部(因为对list进行了全排列每种情况都会出现,所以a,b,c位置无所谓,这么规定只是为了好分析)。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a的头部就是list的第一位list[0],a的尾部就是b的头部(不能确定)

b的尾部则是c的头部(也不能确定),但是我们知道c的尾部一定是list[8]。

然后又有number = a + b / c 等式成立。变形一下:b = (number - a) * c。

好了,注意,根据乘法原理我们可以推出b的尾部数字(设为bLast)。

bLast=((number-a)*list[8])%10; //确定b最后一个数字。

最后为了程序优化,我们剪掉一些不可能的情况。
下面我们对a,b,c的区间进行分析:

number = a + b / c

a为带分数的左边,(1<= a <= 1000,000)这个范围没错吧?1000,000为题目规定范围。我们用for循环人为设定a区间的尾部。

b为带分数的上部,这里隐含条件(b % c == 0)必须为整数。所以b>=c这点是必须的,由于我们划分的是区间,

所以区间长度就能近似的表示数值的大小了,区间越长,说明数值位数越多,肯定值越大,所以b的区间长度就必须不小于c的区间长度。

也就是说a后面剩下的list长度b要占一半以上。因为b的最后一位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所以我们需要匹配最后一位的位置,就能划分出a,b,c区间。

说了这么一大堆,我自己都搞晕了。放个例子出来溜溜,还是以上面那个排列来说明。

示例:3+69258 / 714 (number = 100)

abc = 369258714
我们是这么来划分的:

第一步:人为划分a(如:(0,1)),即a = 3

第二步:计算出bLast=((number-a)*list[8])%10 = ((100 - 3) * 4)%10 = 8

第三步:a = (0,1)那么bc则是(2,8),那么b的最后一位我们从(8-2)/2 = 3,也就是从list[3] = 2开始找起(直接跳过前面不可能情况) 369-258714

第四步:判断bLast == list[i],当找到了b的尾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检查组合的合理性:它将满足条件number == a+b/c且b%c==0(如果合理)

第五步:如果合理则将情况种数+1同时跳出for循环,进入递归找下一组排列。

如果不合理,则将a划分区间长度+1,a = (0,2),即a = 36,然后再确定b的尾部bLa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ame: 蓝桥杯:带分数(全排列)
Copyright: 本算法由KeepThinking_提供
Author: Jopus
Date: 08/02/14 19:57
Description: dev-cpp 5.5.3
*/
#include <stdio.h>
/*思路:将list[1,2,3,4,5,6,7,8,9]数组进行全排列,然后对于每一种排列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将list数组划分为三部分a,b,c,判断是否满足number == a+b/c && b%c == 0;
具体见分析…
*/
int x = 0, number = 0, count = 0;

//交换a,b两数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将数组区间转化为数字
int getNum(int list[], int f, int r)
{
int i = 0, num = 0;
for (i = f; i <= r; i++)
num = list[i] + num * 10; //进位
return num;
}
//进行全排列并对每种排列结果进行处理
void Prim(int list[], int k, int m)
{
if(k==m-1) //前缀是最后一个位置,此时出现一种排列数.
{
int a = 0, b = 0, c = 0, bLast = 0; //带分数:a+b/c
for (int i = 0; i < x; i++) //i表示a的末尾位置,不会超过number位数
{
a = getNum(list, 0, i); //将list数组中的[0-i]转化为数字,赋值给a
bLast=((number-a)*list[8])%10; //确定b最后一个数字
for (int j =i+(8-i)/2; j < 8; j++)//从list数组中间位置开始找b末尾位置
{
if(list[j]==bLast) //找到b尾部
{
b = getNum(list, i+1, j); //将list数组中的[i+1-j]转化为数字,赋值给b
c = getNum(list, j+1, 8); //将list数组中的[j+1-8]转化为数字,赋值给c
if (b % c == 0 && a + b / c == number) //判断合理性
{
// printf("%d+%d/%d\n",a,b,c); //打印每种情况
++count;
}
break;
}
}
}
}
else
{
for(int i=k;i<m;i++) //全排列数组list[]
{
//交换前缀,使之产生下一个前缀.
Swap(list[k],list[i]); //>>A
Prim(list,k+1,m); //>>B
//将前缀换回来,继续做上一个的前缀排列.//>>C
Swap(list[k],list[i]);
}
}
}
//主函数
int main()
{
int temp = 0;
int list[] = {1,2,3,4,5,6,7,8,9}; //定义全排列数组
scanf("%d",&number);
temp = number;
while (temp != 0) //统计number总共多少位
{
++x;
temp /= 10;
}
Prim(list,0,9);
printf("%d", count); //打印总共多少种
return 0;
}`

将算法转化为C语言代码,如下:
附录:(全排列:字典序法)

/*
	Name: 全排列(字典序法) 
	Copyright: 供交流 
	Author: Jopus
	Date: 09/02/14 17:39
	Description: dev-cpp 5.5.3
*/
/*
字典序法(算法)
第一步:从右往左,找出第一个左边小于右边的数,设为list[a] (图中红色字体)。
第二步:从右往左,找出第一个大于list[a]的数,设为list[b](图中浅蓝色字体)。
第三步:交换list[a],list[b]。
第四步:将list[a]后面的数据,由小往大排列(图中淡绿色字体)。 
*/ 
#include <stdio.h>
//交换list[a],list[b] 
void Swap(int list[], int a, int b)
{
	int temp = 0;
	temp = list[a];
	list[a] = list[b];
	list[b] = temp;
	return;
}
//将list区间[a,n]之间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 
void Sort(int list[], int a, int n)
{
	int temp = 0;
	for (int i = 1; i < n-a; ++i)
		for (int j = a+1; j < n-1; ++j)
			if (list[j] > list[j+1])
			{
				temp = list[j];
				list[j] = list[j+1];
				list[j+1] = temp;
			}
	return;
}
//全排列 
void Prim(int list[], int n)
{
	int num = 1, a = 0, b = 0;
	for (int i = n; i > 0; --i)     //计算有多少种情况,就循环多少次 
		num *= i;
	while (num--)
	{
		for (int i = 0; i < n; ++i) //打印情况 
			printf("%d ",list[i]);
		printf("\n");
		
		for (int i = n-1; i > 0; --i) //从右往左,找出第一个左边小于右边的数,设为list[a] 
			if (list[i-1] < list[i])
			{
				a = i-1;
				break; 
			}
		for (int j = n-1; j > a; --j) //从右往左,找出第一个大于list[a]的数,设为list[b] 
			if (list[j] > list[a])
			{
				b = j;
				break;
			}
		Swap(list, a, b);         //交换list[a],list[b] 
		Sort(list, a, n);         //将list[a]后面的数据,由小往大排列 
	}
	return;
}
//主函数 
int main()
{
	int list[] = {1,2,3,4};
	Prim(list,3);
	return 0;
}

这是一种思想,如果再遇到给出这样限定条件的算法,一定要想到这样的思路,给定条件,划区间,利用全排列,将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化为算法问题。-----哇呀呀,这是重点,圈起来要考。当然,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麻烦,我们再看一种全排列算法(递归版)。

递归分治法

下图是对(1,2,3,4)全排列的树状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图示转化为C语言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
递归(分治法思想):
设(ri)perm(X)表示每一个全排列前加上前缀ri得到的排列.
当n=1时,perm(R)=(r) 其中r是唯一的元素,这个就是出口条件.
当n>1时,perm(R)由(r1)perm(R1),(r2)perm(R2),...(rn)perm(Rn)构成.
*/
//此处为引用,交换函数.函数调用多,故定义为内联函数.
inline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void Perm(int list[],int k,int m) //k表示前缀的位置,m是要排列的数目.
{
	if(k==m-1) //前缀是最后一个位置,此时打印排列数.
	{
		for(int i=0;i<m;i++)
			printf("%d",list[i]);
		printf("\n");
	}
	else
	{
		for(int i=k;i<m;i++)
		{
			//交换前缀,使之产生下一个前缀.
			Swap(list[k],list[i]);                  //A
			Perm(list,k+1,m);                      //B
			//将前缀换回来,继续做上一个的前缀排列. 
			Swap(list[k],list[i]);         //C
		}
	}
}
 
int main()
{
	int list[] = {1,2,3,4};
	Perm(list,0,4);
	return 0;
}

接下来(对照图),简要的分析一下代码执行过程:

(注:(A)表示执行语句(A),见代码后标记。(B0)表示第0层递归,相当于上图中的根结点结点{1,2,3,4})

第一步:i = k = 0; 交换list[0]←→list[0](A),即将list[0]加入到前缀得到如结点(b)所示,然后对{2,3,4}全排列。(B0)(B0表示第0层递归,下同)

第二步:i = k = 1;交换list[1]←→list[1](A),即将list[1]加入到前缀得到如结点(c)所示,然后对{3,4}全排列。(B1)

第三步:i = k = 2;(进入Prim)交换list[2]←→list[2](A),即将list[2]加入到前缀得到如结点(f)所示,然后对{4}全排列。(B2)

第四步:i = 2,k = 3,(进入Prim)打印第三步的情况,即打印结点(f)。(B3)

第五步:i = k = 2,交换list[2]←→list[2](C),即还原到交换前状态。(B2)

第六步:i = 3, k = 2,(for循环)交换list[3]←→list[2](A),即将list[3]加入前缀得到如结点(g)所示,然后对{3}全排列。(B2)

第七步:i = 3,k = 3,(进入Prim)打印第六步的情况,即打印结点(g)。(B3)

第八步:i = 3, k = 2,交换list[3]←→list[2](C),即还原到交换前状态。(B2)

第九步:i = 4, k = 2,跳出for循环,第一个分支打印完毕,准备打印第二个分支。(B2->B1)

第十步:i = k = 1,交换list[1]←→list[1](C),即还原到交换前状态。(B1)

第十一步:i = 2, k = 1,交换list[2]←→list[1](A),即将list[2]加入前缀得到如结点(d)所示,然后对{2,4}全排列。(B1)

第十二步:i = 2, k = 2,(进入Prim)交换list[2]←→list[2](A),即将list[2]加入到前缀得到如结点(h)所示,然后对{4}全排列。(B2)

第十三步:i = 2,k = 3,(进入Prim)打印第十二步的情况,即打印结点(h)。(B3)

不一一列举了,(i)就相当于交换到第几个了,(k)相当于在第几层。

好了,全排列就讲到这里了。

这一刻世界安静了,学算法就是学思想,问题归类,解法找到问题的类,用上了问题就解决了。。。。

一键三联是素质,往哪跑,快到碗里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