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在外壳外面
这种情况下的天线,一般要么是棒状形式,要么是吸盘形式。
这两种形式的天线,一般也可以认为是标准天线,因为只要符合使用条件,就可以买来直接用。
棒状天线一般长这样:
吸盘天线一般长这样:
主板离外壳近的,就选棒状天线;主板离外壳远的,就选吸盘天线。
补充一个知识点:
国内4G蜂窝模组,全频段就这些:
FDD:B1 B3 B5 B8;
TDD:B34 B38 B39 B40 B41。
一般品牌的4G棒状天线或吸盘天线都会把这些频段全部调试覆盖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放心选择。
话说前几年4G Cat.1刚出来时,蜂窝模组正处于4G对2G的换代之际,不排除有不负责任的天线厂家拿2G库存当4G卖。当下这个时候,想必这些2G天线的库存应该也早就处理完了吧…
无论棒状天线,还是吸盘天线,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SMA接头。
…无论SMA接头直接焊接在板子上,还是通过IPEX接头,或者是通过焊接,天线在PCB上的走线,也就是从模组引出来到SMA或IPEX接头或焊接点的这一段——都需要注意做好保护,远离干扰,并做好50Ω阻抗匹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无论棒状天线还是吸盘天线,一般情况下都是“弹簧天线”的变种。
只是突破了外壳的限制,做成了不同的形状,包裹了不同的天线外壳;但不要小看这一点,正是因为脱离了产品外壳的限制,所以它们才能够做到标准化。
二 使用在外壳里面
PCB天线、FPC天线、PCB板载天线。
手机上常用的一些天线形式,比如说LDS镭雕天线,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
PCB天线长这样:
FPC天线长这样:
相较于PCB天线是通过PCB走线而成,FPC天线则是通过FPC走线而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FPC一般可以直接粘贴在塑料外壳上,非常容易固定。
直接将天线走在了主板PCB上,“拿来就能用”,不用自己再调试,也不用再去花钱单独购买。
这三种天线形式,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做成终端产品后,就必然要加上外壳。
那么必然也就会遇到天线空间、周边干扰以及外壳材质等等各种各样的限制,没有办法不做针对性个性化的调试,那么也就必然无法标准化。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用也没出现过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中国的网络基建实在太好了!
好到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容忍你的天线信号有点烂也不影响使用。
但是,当你设备所在地方的信号质量没那么好的时候,如果你的天线性能不佳,那么问题就会暴露了。(如果你不信中国的网络基建有多好,那么你可以到海外试试?当地的网络质量分分钟教你如何做人。)
提醒大家:
当你的天线是用在塑料外壳内的时候,尤其是当你的内部空间紧凑、PCB布局紧张、干扰源较多(LCD屏、电源等):
请一定优先找天线厂家做针对性的调试!
我们常说的通信性能,更多的是指弱信号下的射频性能;而弱信号下的射频性能,更多取决于天线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