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档: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
目录
一、符号间干扰ISI 与 信道间干扰ICI 的概念
二、保护间隔 减少 ISI
三、循环前缀 减少 ICI
四、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加入后的OFDM系统框图
五、选择 保护间隔 的方法
二、保护间隔 减少 ISI
三、循环前缀 减少 ICI
四、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加入后的OFDM系统框图
五、选择 保护间隔 的方法
======================================
符号间干扰ISI 与 信道间干扰ICI 的概念
解释:
OFDM符号内干扰(由OFDM符号内信道的频率选择性所产生),通过信道均衡\信道估计 来消除。
OFDM符号间干扰(在时间k和k+1两个连续的OFDM符号块间),由保护间隔来消除。接收机丢弃接收信号的前G个采样点(指保护间隔内的循环前缀)
保护间隔 减少 ISI

解释:两个 多径信号 叠加后的信号 在时域时间轴上向右发生了偏移(初相位也有变化)。收端定时后,一个符号的尾巴扫到了下一个符号的头,即 符号间干扰。

循环前缀 减少 ICI

解释:多径、时延 造成了多普勒效应,接收到信号中子载波不再正交了。

解释:CP主要用来满足不同载波在同一采样间隔内的周期差为整数以克服载波间干扰,并抗拒多径时延(所以CP的长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信道的相干时间长度,二是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
CP,要从2个层面来看:
1、CP在时域上占用一段时长,这段时长肯定大于最大的时延扩展,所以可以起到抑制ISI(符号间干扰)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CP可以理解为是一个GP(保护间隔);
2、CP的内容:对于GP,我们知道是空白的,即这段时间里发射机是静默的;而CP不是,这就是CP的另外一个特点:CP的内容使得循环卷积可以实施,从而可以有效抑制ICI(载波间干扰),也就是说CP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有效保证了频偏带来的正交性损失。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加入后的OFDM系统框图

选择 保护间隔 的方法
由于OFDM系统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敏感,因此 OFDM子载波宽度必须仔细选定,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 OFDM符号周期和子载波带宽成反比,所以在一定的CP(Cycle Prefix 循环前缀)长度下, 子载波宽度越小,则符号周期越大,频谱效率也越高(因为 每个OFDM符号前都要插入一个CP,CP是系统开销,不传输有效数据)。但如果 子载波宽度过小,则对频偏过于敏感,难以支持高速移动的终端。
CP长度的选择与无线信道的时延扩展和小区的半径大小息息相关 ,时延扩展和小区半径越大,需要的CP也越长。另外,在宏分集(Macrodiversity)广播系统中,由于终端收到各基站同时发出的信号,为了避免由于传输延迟差造成的干扰,需要额外加长CP。
优化设计对OFDM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实际系统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环境(信道参数很不同)。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根据最差的情况(宏小区高速移动用户)优化参数,另一个可选的方法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环境(室内、室外、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等)优化参数,但这就需要设计高度灵活的收发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