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变压器、共模电感原理及应用

一、网络变压器原理及应用

信号在RJ-45端子和PHY芯片之间双向传递,为防止外部信号异常导致PHY芯片损坏,需在RJ-45端子和PHY芯片之间使用网络变压器。

一颗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这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但是这样的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线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例如打雷)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即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同时设备内部的开关电源、时钟信号发生器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通过网线向周围空间发射,形成对其他设备的干扰。也就是对外辐射较大。除此之外,电缆和双绞线的特性阻抗都是固定的,为了保证信号完整性,需要信号源内阻、负载电阻和双绞线的特性阻抗三者实现阻抗匹配,否则网线两端将因阻抗失配产生反射,可能会使被传送的数据信号产生误码。即阻抗不匹配。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即参考地电平不一致。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通过PHY芯片出来的信号无法直接与外界设备相连。因此需要网络变压器来实现信号耦合、高压隔离、阻抗匹配、电磁干扰抑制等。

网络变压器将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芯片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既保证了信号传递的质量也防止了器件损坏。

网络变压器基础三大件为:T(Transformer,变压器)K(Common mode Choke,共模扼流圈)A(Center Tapped Auto-Transformer,中心抽头自耦变压器);根据组合方式不同,网络变压器又分为:单T件网络变压器、T+K件网络变压器、T+三线穿环K件网络变压器和T+K+A件网络变压器。

1、单T件网络变压器

如下图1所示。为T件网络变压器及其阻止EMI传向PHY芯片和数据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1 单T件网络变压器及信号传输示意图 

Pin4Pin6上的EMI干扰线号(橙色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波形完全相同。他们在次级上下两个线圈中引起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两电流在磁环内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抵消了。磁通变化为零,意味着次级上、下两个线圈呈现的感抗为零,可以用两根短路线代替它们。EMI通过两根短路线、中间抽头、R-C串联电路将EMI泄放到地线上,进而减小了EMI的幅度。

同样的道理,来自内部电路的EMI将通过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和C2泄放到地线上,可减少设备内部的EMI通过导线向空中发射的幅度。

蓝色信号为数据电压信号,在次级上下两个线圈中引起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T件次级线圈内部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叠加,呈现高感抗。

可见带中间抽头的网络变压器具有阻断EMI在其初级—次级线圈之间互相传播的作用。

2、T件+K件网络变压器

T+K件网络变压器示意图及信号传输的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T件+K件络变压器及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2所示为T件和K件(扼流圈)组成网络变压器的原理图。在网络变压器中增加K件,是因为K件对有用的数据电压(差分)信号没有衰减作用,但可以衰减EMI。增加K件后可以进一步阻断EMI在其初级一次级线圈之间互相传播。

如上图右侧所示橙色信号为EMI、蓝色信号为电压差分信号;橙色和蓝色箭头分别代表EMI和数据电压信号在K件和T件初级线圈的电流方向。分析可知,当数据电压信号从Pin4Pin6流经K件的上下两个线圈时,其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在K件磁环内部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抵消了。磁通变化为零,意味着K件上、下两个线圈呈现的感抗为零。也就是说,不考虑K件内阻影响的情况下,K件对数据电压信号没有衰减能力。

如上图橙色箭头可知,当EMI流经K件上下两个线圈时,产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它们在K件磁环内部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叠加。K件呈现的感抗ZL将按以下公式随着频率的上升而线性增加。LK件的电感。

ZL=2πfL

K件是串联在EMI回路中的, EMI在到达T件次级线圈之前,有相当一部分要降在K件两端,所以扼流圈起到阻断EMI的作用。K件对EMI中高频成分的阻断效果更好,因为频率越高越大,降在K件两端的EMI越大。同样的道理,K件还可以阻断设备内部产生的EMI传送到导线上。T+K件网络变压器相较于T件网络变压器对于EMI的衰减能力进一步提升。

3、T件+K件+A件网络变压器

3为由T件、K件和A件(自耦变压器)组成的T件+K+A件网络变压器的原理图。图中新增加A件的电感量比较大,通常在1.5~2.0mH

在网络变压器中再增加A件,是因为增加了电感量很大的A件对有用的数据电压信号没有明显的衰减,但可以更进一步阻断EMI在变压器初一次级之间传播。

图3  T件+K件+A件网络变压器示意图

如下图4所示网络变压器传送数据电压信号和EMI的示意图。在图中蓝色信号为数据电压信号、橙色信号为EMI;橙色箭头和蓝色箭头分别是数据电压信号和EMI信号在网络变压器中电流的方向。

 图4  T件+K件+A件网络变压器信号传输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EMI经过自耦变压器上、下两个线圈时,其方向相反,它们在A件磁环内部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抵消,因此A件呈现的感抗接近于零,EMI通过R-C串联电路泄放到地线上,因而减小了EMI的幅度。A件的泄放作用同T件的次级线圈作用相似。而数据电压信号在经过自耦变压器上下两个线圈时,其方向相同,他们在A件磁环内部引起的磁通变化互相叠加,因此A件呈现的感抗很大。

EMI经过A件(自耦变压器)、K件(扼流圈)和T件次级线圈三重处理,使得EMI的幅值大大降低,该网络变压器对EMI的衰减能力大大提升。

4、K件和A件的缺点

网络变压器中的K件和A件可以进一步遏制内外产生的EMI在网口通讯电路中传播,但它们也对正常的数据信号产生一定负影响,因为K件和A件都具有寄生和分布参数。例如,K件和A件各自两个线圈之间都有线间电容,这些电容都是并联在Pin6Pin4两端的。在网络变压器输出或输入端并联电容,必定会压缩其高频端的频带,频带变窄,将使通过它的数据电压信号的上升前沿和下降后沿变慢,导致数据传送的速率降低。因此,在网络变压器中安排一个K件和一个A件,或者在其T件初级侧、次级侧各安排一个K件就足够了。如果再增加K件或A件的数目,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会降低数据传送的速率。

由于T件次级线圈起到A件的作用,所以目前用得最多的是T件、K件组成的网络变压器。

二、共模电感原理及应用

共模电感结构如下图5所示。

图5 共模电感结构图

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做共模扼流圈。顾名思义,即扼制共模电流的线圈。共模电感一共有四个引脚,如上图所示。

共模电流就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当共模电流从共模电感两端流入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共模电流产生的两个磁场H1H2,其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增大了线圈中存在的磁场。然而电感的作用是阻止电流的变化,本质上是阻止磁通量的变化,所以起到了抑制共模电流的作用。同时电感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

差分信号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差分信号从共模电感两端流入时,产生的两个磁场H3H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刚好相互抵消。差分信号在流经共模电感时,主要收到共模电感电阻的影响。

  • 14
    点赞
  • 3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好的,我们可以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共模电感器的仿真模型: ![simulink model](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904143045713.png)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使用了三相交流电源,三相变频器,共模电感器和负载。其中,变频器采用SPWM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共模电感器的模型如下: ![inductor model](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904143118457.png)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共模电感器由两个线圈组成,分别与三相电源和负载相连。这两个线圈之间有一段铁芯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磁路。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假设共模电感器的电值为1mH,铁芯的磁导率为2000。在Simulink中,我们可以使用理想变压器模块来实现电器的模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电器的两个线圈分别与理想变压器的两个端口相连,然后设置变压器的变比为1:1,使得电器的两个线圈的电值相等。 仿真结果如下: ![simulation result](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904143220255.png)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到,共模电感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并且输出电压的峰值略小于输入电压的峰值。这是由于共模电感器中存在磁耦合效应,导致输出电压受到输入电压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希望这个简单的仿真模型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回答2: 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共模电感器仿真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1.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的三相变频传动系统,对其进行建模。包括三相电源、变频器、电机、传动装置等。确定传动系统的参数和结构。 2. 共模电感器的选取: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共模电感器,包括种类、规格和性能等。 3. 电器建模:将选择的电器进行建模,包括电值、线圈结构和材料参数等。可以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电器建模。 4. 电路连接:将电器与其他电路元件进行连接,包括三相电源、变频器和电机等。根据电路连接方式和传动系统结构进行仿真电路的连接。 5. 共模电感器仿真: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根据实际工作频率和工作状态,通过施加合适的电源电压和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对传动系统进行仿真。 6. 参数调整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共模电感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如电值、线圈结构和材料参数等。同时,分析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功率输出、效率和谐波等。 7. 结果评估:根据仿真结果和性能指标,评估共模电感器的适用性和性能。分析其在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和评估,对共模电感器的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以进一步提升共模电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 回答3: 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共模电感器的仿真设计需要首先确定系统的基本参数和需求。根据系统的电压、频率、功率等参数确定共模电感器的额定电流和电数值。 首先,选择适当的仿真软件,例如MATLAB、Simulink、PSPICE等。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仿真设计: 1. 确定仿真的拓扑结构:共模电感器一般采用L型电,可以在仿真软件中选择合适的L型电元件。 2. 设置系统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电压、频率、功率等参数,并通过仿真软件搭建起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基本电路结构。 3. 设计共模电感器:根据共模电感器的额定电流和电数值,选择合适的线圈尺寸和材料,并在仿真软件中添加共模电感器元件。 4. 建立仿真模型:将共模电感器与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其他元件进行连接,并设置相应的控制策略和调节参数。 5. 进行仿真实验:使用仿真软件运行共模电感器的仿真模型,得到系统的电流波形、电压波形等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参数分析和优化。 6. 仿真结果分析:分析共模电感器的工作状态、电流波形等仿真结果,根据实际需求对共模电感器进行调整和优化。 7. 结果验证:将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进行对比验证,确保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三相变频传动系统的共模电感器的仿真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参数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并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电路搭建、参数设置、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共模电感器设计。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