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要从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上去理解。
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叫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1,通常省略不写。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某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 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某物质所含的微粒数,该数值与12g 12C 单质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单位:mol-1。
假设现在有一种原子,符号X。
① 根据定义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mX表示一个X原子的质量,mC表示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下同)
② 根据定义求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 根据定义计算X的摩尔质量:

(m表示X物质的总质量,n表示X原子的物质的量,N表示所含N原子的数目)
从上面推导我们可以看出,摩尔质量确实只比相对原子质量多了一个g/mol的单位,数值上是完全相同的。
这个巧合是因为二者都是以
【例】若以一个
A.
B. 与4g H2化合的O2的质量为32g
C.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
D. 4℃时, 水的密度变为2g/mL
分析:若以一个

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干中没有涉及,就默认不变。所以摩尔质量仍为:

所以此时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就不等于摩尔质量了,而是摩尔质量的两倍。
A中,12C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中,摩尔质量定义不变,所以用质量算物质的量的方法、数值也都不变,因此4g H2 仍是2mol,可以与1mol O2反应,也就是32g。正确。
C中,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所能溶解的质量,这与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等都无关,因此溶解度不会改变。正确。
D中,密度定义是ρ= m/V,这与今天将的概念也没有关系,所以密度也不变,仍为1g /mL。错误。
所以,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