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电工电子实验中心331室)……………………………5
实验三、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331室)………………………7
实验四、戴维宁定理的验证—有源二端网络参数的测定(电工电子实验中心331室)…10
实验六、R、L、C
图2-1
图: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测试图
图: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测试图
三、实验设备
Multisim2001仿真软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所示,用HE-12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图2-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12V,U2=6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被测量I1(mA)I2(mA)I3(mA)U1(V)U2(V)UFA(V)UAB(V)UAD(V)UCD(V)UDE(V)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打开Multisim2001时,注意不要过多的点击,当双击之后,请稍等一会。图过频繁点击,就会出现软件不能使用的状况。、
2、在Multisim2001中,连接电路图时,导线的连接一定要连好,不要产生虚接的现象。(判断方法:选中一元件或一个节点,然后上下移动,如果连接元件的导线或节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是连接好的,否则还需重新连接)。
3、一定要有地线,否则就会有出错提示。
4、仿真前,要检查万用表的档位。
4、连接万用表或读数时,要注意电流或电压的方向。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2.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 将支路和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重新设定,重复1、2两项验证。
4. 误差原因分析。
5.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三 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
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是指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Multisim2001仿真软件
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用HE-12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3-1。
表 3-1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U1
(V)U2
(V)I1
(mA)I2
(mA)I3
(mA)UAB
(V)UCD
(V)UAD
(V)UDE
(V)UFA
(V)U1单独作用120U2单独作用06U1、U2共同作用1262U2单独作用012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3-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 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3-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3-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 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3-2。
表 3-2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U1
(V)U2
(V)I1
(mA)I2
(mA)I3
(mA)UAB
(V)UCD
(V)UAD
(V)UDE
(V)UFA
(V)U1单独作用120U2单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