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文章讲到了彩虹系列和翼龙系列,其实彩虹和翼龙都是察打一体的攻击型无人机,对标的是美军的MQ系列(捕食者),而接下来要介绍的翔龙系列无人机则是专职侦察型的无人机,和全球鹰RQ-4系列的战略定位是一样的。(全球鹰无人机前几篇文章有详细介绍)

全球鹰RQ-4无人机

翔龙无人机
翔龙高空高速战略无人机是中航成都所研发的一款大型无人机。机长14.33米,翼展24.86米,机高5.4米,最高时速750千米,飞高2万米,满载7.5吨,正常起飞6.8吨,任务载荷600千克,起飞跑道350米,着陆跑道500米,作战半径2000~2500公里,续航时间最大10小时(U-2也是10小时),具备环太平洋侦察能力。
相比之下,全球鹰机长14米,翼展35米,机高4.6米,最高时速644千米,飞高2万米,自重3.5吨,满载11.6吨,滞空34小时,续航2.6万公里,具备全球侦察能力。
以上性能,虽然与全球鹰有差距,但是这个级别的无人机全世界也没有几家能造的,说国际先进水平不夸张。翔龙与全球鹰的气动外形差别很大,采用的是识别度非常高的菱形联翼设计,这种经过优化的结构在稳定性、抗坠毁能力和抗颤振方面均较为出色,而且还可减小飞行阻力,增加无人机的航程,此种布局使翔龙弥补了不少与全球鹰的差距。
翔龙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反射面积在1平米左右,缩短远程监视雷达和高空防御系统的发现距离。在2万米高空巡航的时候,像萨姆-2、爱国者导弹对其威胁并不大,而F-16的升限只有1.5万米,F-15的最高升限是1.8万米,所以只要不在低于1万米的高度遂行任务,翔龙的生存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即使像U-2那样被击落,其代价也没有U-2那样大。

这大叔们的操作有点骚……
翔龙搭载的侦察设备、功效也类似于全球鹰,在2万米的高空上,可以实现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目标区域绘制高清晰三维图像,并能实时传输至后方指挥中枢以供决策,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实时敌情共享至前线师旅团级作战单位。其电子干扰吊舱可以有效压制半径400公里以内的GPS制导设备,并让半径60公里以内的GPS接受设备致盲瘫痪。
在负载冗余条件下,翔龙还可以加挂AR无人机专用的精确制导炸弹,对目标来个“发现即摧毁”的突袭,临时客串一把捕食者、彩虹、翼龙那种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角色。

国产剧中的翔龙无人机
目前,翔龙系(代号EA-03)的无人机早已出现在西藏,以威慑印度,也出现在了海南某处。显然,具备世界一流无人机水准的“翔龙”已可一用。并且由于其提升潜力仍然很大,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是翔龙无人机的实战化部署:

出现在西藏日喀则机场上的翔龙-3

部署在海南岛的翔龙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