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高可用集群多个主节点_Kubernetes 集群规模应该有多大?

作者:赵程

链接:https://blog.51cto.com/14143894/2528684

e53a17d4830b7de4aca592a8d32833eb.png说在前面的话

今天谈谈k8s集群规模问题,到底集群应该有多大?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干燥,却包含了很多生产经验,如果这个问题也对你有所困扰,你可以选择继续读下去,大家在自己的公司不管是上云还是虚拟化技术,都已经在容器的途中多多少少都已经在迁移或者迁移的路上,在云原生的技术圈中,当谈到kubernetes稳定性可靠性的问题时,你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目前很多从事k8s的技术圈的人,可能还处于似懂非懂,多少知道点的情况,但是深入玩懂K8S的人,却不多,真有大规模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而这篇总结在集群规模上的一些建议希望给你带来帮助

谈到Kubernetes集群时,规模至关重要。群集中的节点数在确定工作负载的整体可用性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名称空间的数量也是如此。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越大越好。旨在最大化节点数量的Kubernetes集群规模调整策略并非总能带来最佳结果,当然,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可能从整体可用性或性能的角度来看,都不是。最大化的名称空间也绝不是明智的策略。

相反,计算要包含在群集中的节点数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

为什么Kubernetes集群大小很重要?

Kubernetes集群的大小(就节点数而言)以关键的方式影响着性能和可用性。

关于性能,更多的节点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性能。这不是因为节点数本身可以提高性能,而是因为拥有更多的节点通常意味着群集可以使用更多的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节点数是性能的代理。

而至于可用性,节点数在塑造此特性方面起着更直接的作用。拥有的节点越多,遇到较大节点故障以至于破坏群集可用性的机会就越小。

当然,除了节点数影响性能和可用性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pod和名称空间之间的资源分配,网络质量,底层基础结构的可靠性以及网络上节点之间的相互距离(仅举几个因素)也对性能和可用性产生重大影响。

为什么更多的节点并不总是更好?

你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可以添加到集群中的节点越多越好。并非完全如此,原因有几个。

并非所有节点都相等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事实是,组成节点的方式有很多变化。

一些节点比其他节点为集群贡献了更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