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驰豫的影响因素_用实验说话,影响微反应技术中混合机理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以微通道反应器为代表的微化工技术,在传质和传热上有着巨大的优势,这在非常多的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而关于其反应过程中混合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深度挖掘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旨在探寻微反应器和微混合器背后的故事。

摘要:

本实验考察了氢离子浓度、雷诺数和混合流体的体积流量比对微混合器离集指数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对所研究的两种微混合器,混合流体的体积流量比为1时,适宜的氢离子浓度范围均为0.02-0.04mol/L,微观混合效果最好。随着体积流量比的增加,离集指数增加,表明微观混合性能变差。雷诺数增大有利于微观混合效率的提高。在所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相同雷诺数时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微观混合效果略好于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

关键词:微混合器;微观混合;离集指数;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

引言:

微流体系统中的混合过程是重要环节,混合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续反应过程的进行。微观混合可以实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混合,因此对微混合器微观混合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观混合性能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示踪法、CFD法和化学法。化学法中的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和串联竞争反应体系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研究微观混合性能的体系。其中 ,由Fournier提出的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因其反应简单、操作简便、反应物无毒无害、产物易于分析、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广泛被研究者所采用。

由于微通道尺寸小,流体在微通道中的流动为层流状态,为了在层流状态下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实现快速混合,学者们设计出了许多微混合器的结构。依据有无外力的加人将微混合器,分为主动型微混合器与被动型微混合器。主动型微混合器需要外界的能量加人以诱导混合的发生 ,如磁场、电动力、超声波等。与主动型微混合器需要加人外界能量不同,被动型微混合器仅依靠自身的几何结构来促进混合。

dab55e540d375d6a00928796f0da4895.png

被动型微混合器又可以分为T型、分流型、混沌型等。T型微混合器结构简单,但无法提供很大的流体间接触面积。分流型微混合器将待混合流体分成许多薄层,薄层间相互接触,增大流体间接触面积促进混合。本文所研究的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为分流型微混合器。混沌对流可以使流体界面变形、拉伸 、折叠,从而增加流体界面面积强化传质。本文所研究的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就是一种三维结构的混沌型微混合器。

实验部分

  1. 实验试剂本研究所采用硼酸、氢氧化钠 、碘化钾 、碘酸钾、碘单质、浓硫酸均为分析纯

1.2实验设备

实验所研究的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微流道为坡道型结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分割-重排-再结合,实现流体的混合过程。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如图2所示,其结构为狭缝状交叉型通道,流体流过狭缝状交叉型通道后相互接触,实现混合过程。进料泵的流量范围为0.01-50mL/min 。

79f410ebdada06c4cf7f0708ee244d2a.png

图1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

438dc91492ff4e432e8c47cc2d8e5c48.png

图2 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1.3混合性能测定

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902ec2d4b1ab79c49403c047bfde1f76.png

图3 实验流程图

(1) 配制碘化物 -碘酸盐混合溶液(料 液 A ): 称取一定量的H3BO3、NaOH 、KI和KIO3固体粉末,分别用去离子水溶于烧杯中,在H3BO3 / NaOH缓冲溶液中,依次加入KI溶液和KIO3溶液。配制H3BO3、NaOH 、KI、KIO3的水溶液。

(2) 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料液B).

(3) 两股料液分别由双柱塞微量泵注入微混合器中,在一定的流量、温度、压力条件下混合。

(4) 待系统稳定后快速取样,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350nm波长处检测出口溶液中I-的吸光度。

1.4离集指数计算

该体系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ef4421271b97b62c5ea8c47550de6e33.png

定义离集指数Xs来表征微观混合效率,其定义式为

5f4e70f836fca2cc2eb6b83963486144.png

31148403b6e027ecd2673be6d5803676.png

式中Y 表示反应(2)消耗的H+量与注入的H+总量之比,Yst表示完全离集时的Y数值;当Xs=0时 ,表明两股流体完全混合均匀,此时只发生微观混合;当Xs=1时,表明两股流体完全离集,此时只发生宏观混合当0<Xs<1时两股流体部分混合,此时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同时存在。由此可见,Xs在0到1之间,数值越小表明微观混合效率越高。

结果与讨论

2.1氢离子浓度的选择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体系研究微混合器的混合性能时,为了避免在对I进行吸光度检测过程中超出分光光度计的量程 ,需要选择适当的c(H+)范围。因为反应(1)和反应(2)均对c(H+)非常敏感若 c(H+)过高,则H+不能被H2BO完全中和,多余的H+会继续参与反(2)而生成I,从而生成过多的I,有可能超出仪器的量程。若c(H+)过低,则没有足够的H+参与反应,造成生成的I太少而检测不到。c(H+)过高或过低都会妨碍对微观混合性能的评价。因此,选择适当的 c(H+)范围非常重要。

图4和5分别为固定进料体积流量比为1时,c(H+)对分离再结合型和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离集指数X的影响。由图4和5可知,无论是分离再结合型还是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H+) 对离集指数X有显著影响,且随着c(H+)的降低,离集指数X减小。从反应动力学来看,H+同时参与反应(1)和反应(2),如果c(H+)降低, 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均会降低。

f646b34af73d721b189adcad3075f4a8.png

图4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内 c(H+)对 X 的影响

9b09f6592f8b12733e621eb63d7aeb44.png

图5 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c(H+)对Xs的影响

经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分离再结合型和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在体积流量比为1时,最佳 c(H+)范 围 均 为0.02〜0.04mol/L 。后续研究中,在体积流 量比为1时均选 c(H+) 为 0.03mol/L。

2.2雷诺数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图6为固定进料体积流量比为1时 ,以总进料流量下的雷诺数,分离再结合型和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离集指数Xs随变化关系图 。可见,在两种微混合器内,雷诺数介于78〜1200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Xs从0.2132快速下降到0.0064,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的Xs从0.2284快速下降到0.0110。这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湍动程度加剧,从而使微流体接触时界面的扰动、变形程度增大,流体薄层变薄,微观混合尺度减小,混合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当Re>1200时,Xs减小的趋势明显变缓,随后基本维持不变,最终分别达到0.0035(分离再结合型)和0.0060(内交叉指型)。在相同Re下,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离集指数小于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即在相同Re实验条件下,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微观混合性能优于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7c329d766b4623a4276a287d6538e83d.png

图6 Xs与雷诺数的关系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混合依赖于流体间沿与流层垂直方向的分割-重排-再结合过程,通过该过程流体在微通道内进行分层并产生混沌对流。其混合机理如图 7 所示。

f3cc50b3cd236899d65cacdfaa144436.png

图7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混合机理

当两股待混合流体通过n个串联的坡道型结构元件时,流体薄层厚度在理想情况下将变为最初的1/2n。这使得分子扩散距离减小,接触面积增加,传质过程得到强化。

本研究所采用的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每股流体通过V形分布区进入狭缝状交叉型通道时被分割为多个交互的薄层,形成两种待混合流体的流动薄层周期性结构.由于分层后的流体薄层厚度非常小,通过层层相叠,增加了接触面积,加速扩散,实现快速混合。混合后的层流流体于入口流垂直的方向上离开混合器。

9f4dd121ff79721da9846a725e5207fb.png

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强化混合的主要原理是反应器的内部构造将待混合的两股流体分别细分成n个薄层,薄层厚度在理想情况下变为初始时的1/n,且薄层交互接触,大大减小了分子扩散距离。

综上,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特殊的几何结构,使得待混合流体在微通道中形成混沌对流且流体薄层厚度呈指数级减小;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利用细分出的微流道将流体分成薄层,流体薄层厚度与微流道个数成反比,因此在n与初始流道宽度相同时,分离再结合型的流体薄层的厚度比内交叉指型小,待混合流体间的接触面积比内交叉指型大,因此分离再结合型的微观混合效果比内交叉指型好,离集指数小。

2.3待混合物流进料体积流量比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图8和9分别为待混合物流的体积流量比对分离再结合型和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离集指数Xs的影响。由图8和9可知,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当体积流量比为1时,离集指数均最小,混合效果最好。随着体积流量比从1逐渐增大到2再到5时,离集指数足明显增大,微观混合效果变差。这是由于在维持总体积流量不变时,若两种反应物流体的体积流量比越大,势必造成其中一种流体的流量相对较小,相互混合时流体之间产生的扰动和变形程度减小,微观混合作用减弱。

8b5ca84a679ef6b44bcc8d865d030016.png

图8 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内体积流量比对Xs的影响

501e6b0aef579869f531f66323043b31.png

图9 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内体积流量比对Xs的影响

结论

3 结 论

(1)增加流体的流速,使待混合流体间体积流量接近,均能减小离集指数。所以,为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需保证两股进料流体体积流量相同即体积流量比为1,雷诺数应不小于1200。

(2)在体积流量比为1和相同雷诺数条件下,分离再结合型微混合器的微观混合性能高于内交叉指型微混合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