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C++》——条款04:确定对象使用前已先被初始化

  读取未初始化的值会导致不明确的行为。在某些平台上,仅仅只是读取未初始化的值,就可能让你的程序终止运行。更可能的情况是读入一些“半随机”bits,污染了正在进行读取动作的那个对象,最终导致不可预知的程序行为,以及许多令人不愉快的调试过程。

  • 对于内置类型的对象手动初始化
  • 对于内置类型以外的任何其他东西,初始化责任落在构造函数身上。

   但要区别赋值和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的初始化动作发生在进入构造函数本体之前。

 在上述代码中,theName,theAddress和thephones都不是被初始化,而是被赋值。初始化的发生时间更早,发生于这些成员的默认构造函数被自动调用时(比进入ABEntry构造函数本体的时间更早)。但这对numTimesConsulted不为真,因为它属于内置类型,不保证一定在你所看到的那个赋值动作的时间点之前获得初值。

ABEntry构造函数的一个较佳写法是,使用初始化成员列表替换赋值动作:

这个构造函数效率更高。基于赋值的那个版本首先调用默认构造函数为theName,theAddress和thePhones设初值,然后立刻再对它们赋予新值。默认构造函数的一切作为就因此浪费了。成员初始化列表避免了这一问题。因为初始化列表中针对各个成员变量而设的实参,被拿去作为各成员变量之构造函数的实参。本例中的theName以name为初值进行copy构造,theAddress以address为初值进行copy构造,thePhones以phones为初值进行copy构造。

  对大多数类型而言,比起先调用默认构造函数然后再调用copy assignment操作符,单只调用一次copy构造函数时比较高效的。对于内置型对象,其初始化和赋值的成本相同,但为了一致性最好也通过成员初始化列表来实现。

 

“不同编译单元内定义之non-local static对象”的初始化次序

函数内的static对象称为local static对象(对函数而言是local),其他static对象称为non-loca static对象。程序结束时static对象会被自动销毁。

编译单元是指产出单一目标文件的那些源码。基本上它是单一源码加上其所含入的头文件(#include files)。

现在,我们关心的问题涉及至少两个源码文件,每一个内含至少一个non-local static对象(即该对象是global 或位于namespace作用域内,抑或在class内或file作用域内被声明为static)。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某编译单元内的某个non-local static对象的初始化动作使用了另一编译单元内的某个non-local static对象,它所用到的这个对象可能尚未被初始化,因为C++对“定义于不同编译单元内的non-local static对象”的初始化次序并无明确定义。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appygirl-zjj/p/4638120.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