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十大优化方法

供应链优化十大手法。由于其形状酷似车轮,笔者将其命名为“供应链优化轮”,寓意是通过其不断的滚动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供应链优化轮 

供应链优化轮

    整个“优化轮”分为三层:

    最内层是“问题层”,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好比打靶要瞄准靶心,这是局部优化的出发点。“问题层”对应的手法只有一个,即①瓶颈定位。

    中间层是“三流一轴”层,纵向从三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维度,横向从时间轴维度,纵横配合进行优化。“三流一轴”层对应的手法有四个,即②实物流规划、③资金流规划、④信息流规划、⑤时间轴规划。

    最外层是“五化层”,所谓“五化”即:⑥数据化、⑦可视化、⑧简化、⑨标准化、⑩自动化

    我们接下来将对“优化轮”中所涉及到的工具方法逐一解释,但是限于篇幅,没有办法展开,读者可以在笔者专著《供应链架构师》中找到更为具体的一些内容。

“问题层”

    问题层的关键是找准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定位。

    手法①:瓶颈定位

    工具:问题描述5W1H、TOC约束理论

    要点:问题常常是供应链上的瓶颈。我们可以使用TOC约束理论的相关工具对瓶颈进行精准定位并尝试解决。TOC的工具方法很多,其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工具体系,例如TOC聚焦五步骤、DBR模型等。值得一提的是,TOC理论通常会搭配精益思想理论对问题进行研判和解读。双剑合璧,往往威力巨大。对于TOC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定位清楚后,可以在第二层“三流一轴”层中寻找解决方案。

“三流一轴”层

    手法②:实物流规划

    工具:推拉结合、延迟策略

    要点:实物流规划的核心是解决实物流转过程中所出现的错配问题。例如:推拉结合是客户期望交付期与供应链可实现交付期之间的平衡决策;延迟策略是定制化需求与标准化流程之间的平衡决策。诸如此类问题,都在实物流规划中进行解决。

    手法③:资金流规划

    工具:现金周期规划、供应链金融

    要点:资金流规划主要解决的是供应链上资金在时间上错配的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现金周期进行计算。对于错配部分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目标是实现正的现金流入。对于资金错配导致资金缺口的部分,可以考虑使用供应链金融工具。

    手法④:信息流规划

    工具:信息协同平台、内部协同S&OP、外部协同CPFR

    要点:内部协同是能力基础,外部协同是能力拓展,为此需要部署统一的流程。无论是S&OP还是CPFR,其名称都不重要,关键是理解并运用了它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来搭建信息协同平台。需要注意的是:流程的建立优先,IT系统需要服从于流程。

    手法⑤:时间轴规划

    工具:L/T分析

    要点:时间轴规划是一个辅助性手法,是在做②实物流规划、③资金流规划、④信息流规划时必须同时考虑运用的方法手段。其核心在于:在时间坐标上,把各项事务定义规划清楚。涉及到实物流,体现在推拉结合规划中的时间维度;涉及到资金流,体现在现金周期规划中的时间维度;涉及到信息流,体现在协同计划三级体系中的时间维度。

“五化层”

    五化即⑥数据化、⑦可视化、⑧简化、⑨标准化、⑩自动化,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没有实现数据化,可视化就无从提起;没有很好的可视化,简化就无从下手;没有做简化,标准化是在浪费时间;没有标准化,自动化很难取得规模效应。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彼此支撑!

    手法⑥:数据化

    工具:数学建模、运筹学、大数据、机器学习、仿真等

    要点:数据化,即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数字化时代,这些工具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尤其是在预测、计划、库存优化、网络规划等领域都有巨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数据化的基础是数据的获取和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决策本身并不是最难,难就难在如何收集数据和将其结构化。

    手法⑦:可视化

    工具:VAT、IT系统、物联网等

    要点:可视化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可见,其次是准确,最后是可追溯,在《供应链架构师》一书中这被称为VAT原则。流程搭建必须围绕VAT,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通过IT系统进行固化,并通过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

    手法⑧:简化

    工具:流程再造

    要点:对于流程再造来说,简化(Simplify)是目标。在简化之前,还有三步可以做,分别是: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序(Rearange),它们被称之为ECRS。供应链上的流程再造,是围绕链条上的各个拓扑网络进行的优化。

    手法⑨:标准化

    工具:流程标准化、工具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等

    要点:通过标准化实现统一,从而获得最优秩序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标准化和个性化永远是一对矛盾体,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两者之中寻求平衡解。而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标准化来实现个性化,典型的例子是大规模定制:流程标准、部件标准,但产品个性、服务个性。

    手法⑩:自动化

    工具:设备自动化、软件自动化、流程自动化

    要点:从设备、硬件的自动化到软件、流程的自动化,自动化工具已经出现在供应链的各个角落。但是自动化的实施需要站在全局的观点,而不是解决局部的问题,这是TOC理论的核心要点。站在全局角度思考,瓶颈在哪里?自动化是否能解决瓶颈问题?否则自动化就是在浪费资源。这就又回到我们十大工具的起始点了:手法①瓶颈定位。

总结

    供应链优化十大手法,有始有终,好比一个滚动的车轮。单独来看,各个工具都可以被独立使用;但是整合起来,每个工具又彼此关联,相互配合。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优化轮”是供应链架构在战术层的一个局部优化工具,而无法在供应链架构的战略层上使用,这一点希望读者能够体会。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ogerLu/p/10296014.html

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核心制造企业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有着密切 联系。现代物流朝着供应链管理的方向发展,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率,更好地实 现企业目标的一个关键战略因素。现代物流管理需要整合汽车制造企业的整个供应链, 包括功能整合、过程整合和资源整合。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核心制造企业必须优 化物流系统,建立合理的物流体系,形成集采购、生产和销售一体的供应链整合系统。 本文主要针对汽车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流系统优化的三个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以生产计划和物流操作为初始条件,分析物流缓存区状态,建立起以面积 最省和距生产线距离最短的双目标的物流缓存区布设优化模型。结合序列对结构模型 的思想,将物流缓存区布置方案转换为一一对应的序列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 的物流缓存区布设求解算法。通过MATLAB软件设计输入和输出界面,编写模型算法, 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技术实现物流缓存区设施布置方案的自动寻优,可 以提高缓存区面积利用率,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物流缓存区的布置。 其次,通过对混流生产物料需求及其相关性的分析,明确混流生产物料顺序供应 的重要性。在确定混流生产物料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前提下,设计了混流生产物料顺序 供应优化模型,并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利用排队论实现混流生产物料顺序供应入口 的协同化设计。从而有效地实现混流生产物料的顺序供应优化,提升整个物流系统效 率。 再次,根据零件的配送时间、数量和工位情况等因素,建立牵引车运输距离最短、 配送成本最低的最佳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利用因子分析 法构建评价体系,分析和确定影响牵引车物流配送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 据统计分析,对牵引车物流配送服务水平进行测评,从而确定最佳的路径优化方案。 最后,以总体成本最低为最终目标,基于缓存区布局和车辆配置、混流生产物料 顺序供应和入口协同化设计以及牵引车路径优化建立总体优化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还原解为汽车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流系统解决方案,通过eM-Plant仿真软件,设计 仿真模型,达到验证和筛选的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