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对比举例_《写作教练在你家》:推开写作之门第3课——对比的魔法...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平平无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文章不够有新鲜感。

想要突破文章这种平淡的感觉,有种很巧妙的办法,就是进行反向思考。

比如用乌龟来形容慢,这是一个正向思考,感觉很普通、没新意。

但如果用乌龟来形容快,就是一个反向思考,感觉颠覆认知,效果满满。

除了反向思考外,还有一个类似的写作技巧——对比,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如果说反向思考是去呈现事物的反面,来颠覆别人的认知。

那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的事物组合在一个句子里,用反差感来冲击别人的认知。

两个事物的反差越大,冲击感越强。

81dafbbd8c871c0743c46ac188dca167.png

怎样运用对比呢?

总结一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01把两个语义相反的词放在一起,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很多成语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比如“大材小用,凶多吉少,阳奉阴违”等。

参照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教孩子把两个反义词放到一个句子里,比如:

“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划重点:对比这招非常的简单,方法就是我们把自己想要描述的东西想出来,然后再找出它的反面,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就可以因为“反差感”有了更强烈的效果。

420d0990de0af2bd1a24e305b3225657.png

02通过画面感来营造对比感也是一个很高级的办法。

除了通过词语上的对比,我们还可以教孩子通过画面的营造,让人产生直观的对比感。结合之前文章提过的文章画面感的重要性,把对比融入进去的画面感,无疑就更有感染力了。

比如村上春树曾说过:“如果有高耸坚硬的墙壁和击墙破裂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鸡蛋和墙壁如果简单放一起没有对比效果,但因“击墙破裂”这个画面感,让二者成了对立的两方。

这个强弱分明的对比,也更容易深入人心。

再比如:

“全世界像一堵高墙挡在我面前,只有外婆带我越过了那座高墙。”

对比+画面感,让文字感染力效果加倍。

※划重点:用画面感的方式,来营造出的对比,会比单独词语叠放的对比更有效果;因为它还因为画面感带来的视觉感,让对比更加直观、立体。

bf0a4f3be7dd9be1f1cbbfbb9d521f81.png

03我们还可以运用一种对比的变形——回转反复,让对比的效果升级。

读一下下面3个句子: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财富不是永恒的朋友,而朋友是永恒的财富”。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为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是不是感觉朗朗上口,非常好记。

很多金句都运用了这种回转反复的方式。

5221eed5d53b13c110bce6b9402f0419.png

什么是“回转反复”呢?

就是先造出一个对比句,然后再把词语调换,重写一次,就出现了一个有双重叠加效果的对比句。

※划重点: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制造回转反复句式时,我们要把常见的放在前面,把意外的放在后面。

比如:

“在谦虚的人面前,不要骄傲;在骄傲的人面前,不要谦虚”。

“不要骄傲”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教训;而关于谦虚,很多时候都是教育孩子“要谦虚”,所以把意外的放在后面,会有“洞见真知”的效果。

df075a7723ef3cd6eaceb7c41b752d96.png

再比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活着”是常态,而死了的人,却还活着,是“意外”的东西,放在后面更加发人深省。

以上就是关于对比技巧运用的一些心得总结,也是《写作教练在你家》这本书读后感的最后一篇,希望可以对孩子们的写作技巧有所帮助!

我是柚子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

专注育儿相关的书评、影评、热点事件分析;擅长儿童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欢迎关注@柚妈书影世界,一起学习和成长!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