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创造力
创造力是对原创的追求,其动力是人类对于新奇事物的钟爱。
了解创造力需要三个层次的思考。
1、What(如何定义这种现象)
2、Question(发问,他是如何出现的,导致其出现的最初原因是什么)
3、Why(为什么出现的是这种现象,而不是其他的可能性)
生物学家更多需要同时考虑这三层,此时why会分为两个层次近因(比如鸟为什么会飞)以及远因(终极原因,为何会进化成这样)
在科学地解释人类生命时,我们只擅长于解释近因(比如人眼是如何看到红色的),而不擅长解释远因。我们让人需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不能看见红外、紫外光,再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是DNA而不是其他化学编码方式来让我们能看到颜色等等。
为了解答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回顾史前社会。人文学家能解释What,也稍微能解释How,但是很少能解释Why。
乍看起来似乎只有人类在这400万年的进化中才拥有创造力。但是如果仔细去看其他物种,比如白蚁,他们也能建造自己的房子,并且有工蚁、兵蚁,分工明确,而且还会在地下养殖真菌作为食物。但尽管他们如此厉害,他们仍然缺乏创造力,集体智力远低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
人性的诞生
人性既不起源于希腊史诗也并非起源于岩壁画的时代,这些时代都太近了。人性起源于大约一百万年前,起源于人类群居在一起并围坐在篝火周围的时代。
我们先从猴子看起,观察猴子们的互相学习、互动的情况。当猴子学习其他猴子的行为时,他们到底学的是什么,比如从草里抓蚂蚱,他们只是学拨开草的行动,还是学会了草里有蚂蚱的这种知识。
猴子把他们的同伴作为个体去了解、并且可以理解并预测同伴的行为,同时可以了解行为之后的结果。因此猴子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去选择竞争还是合作。对于竞争和合作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了然于心是成功形成社会组织的关键。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中,最具有同理心(empathy-感知他们、预测他人行为)的成员才能最成功。科学家们要研究猴群也必须通过对猴群的同理心和同感心。
人类或其他高级灵长类在社交中有三个重要的神经基础
1、心智化能力(了解自己与他人)
2、同理心(对他人感同身受)
3、镜像化能力(感受他人的情感、模仿他人的成功行为)
与旧世界猴(亚非洲的猴)相比,人类花更多时间在社交上。人类为何会有这么高的社会智商。标志性的事件是人脑的容量从三百万年前开始不断增长,从400cc增长到今天的1500cc。
闪电、火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路径,吃肉比找野果更能有效提供能量。从而比起可以单独进行采摘,人类寻求肉食就更需要集体合作去狩猎。
600万年前,人类和猩猩分道扬镳。因为猩猩是人类的近亲,所以科学家们研究猩猩。发现猩猩的IQ也不低,甚至可以记住数字序列(比如64136)。但是他们仍然缺乏如同人类的对二天的生活进行计划的能力。同样尽管猩猩也可以利他性地互助合作,但是仅限于很少的一部分简单任务的情况下。
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人类需要尽可能简洁地认识世界,我们发展了我们的脑力从而可以跨越时空地相互交流。最终这种脑力演变成了想象力。
虽然现在可以我们是如何进化来的了,但是Why这个问题还无解,为何开始肉食之后让人类祖先群居在一起,同时增强了祖先的同理心的能力?为什么这些变化能带来脑容量的提升?
一个答案就是,人类聚居、用火让我们得到了如此的进化。在白天打完猎、晚上睡觉之前人们花大量的时间一起聚集在篝火周围。
在这段时间内,猛兽不敢靠近,人们变得更亲近,同时在这段时间可以说故事、提升地位、拉近联盟关系、清算旧账。
这一现象在一个原始部落(布须曼人)得到了印证。他们白天大部分时间是谈论跟采集事物有关的话题,晚上则一起讲故事、唱歌、跳舞。白天只会花6%的时间去讲故事(成功捕猎的故事、史诗性质的探险),而晚上则是81%的时间都在讲故事。
语言
文化是群体中某个个体或集团发明某种行为之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通过学习传承的过程。只有很少的动物才有基本的文化。比如日本屋久岛的一只母猴子开始将红薯在水里洗一洗之后再吃之后,其他的猴子学会了这一做法并普及开来。虽然可以找到一些这样有文化传承的动物世界的案例,但是并没有一种动物能掌握语言。
人类可以用语言进行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交流。
那么语言究竟是后天习得还是先天就有的能力呢?答案是两者兼有。全世界的语言形式都是相同的,因为他们基于同一种可产生语言的能力(先天能力)。但是语音和语法等却是后天习得的。
语音可以是某种语言特有的,但是所有语言中对于语气和情感的表达都是接近的。让捷克女演员用不同的感情读出某些台词,不懂捷克语的亚洲、非洲学生也可以体会出其中要传达的情感。
创新
什么是创造性的文学?答案是:形式和隐喻上的创新、审美上的出人意表、可持续给人带来的快乐。
人们跟围坐在篝火边的原始人一样喜欢八卦所以现代人喜欢读第一人称描写的人物传记或小说。
好的小说跟旧照片一样,真实地再现了人们曾经历的生活。尤其是小说,还能展现当时的人的情感。
好的艺术家会寻找独特的方式来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自己。原创性和形式就是一切,这两点会决定着艺术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追捧模仿。
毕加索说“艺术家要以最大可能的可塑性来表现对象。如果你画一个圆来表示一个苹果,这就是最初等的可塑性,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可塑性,可以将它化成方块或立方体(立体主义),但这样的表现形式却又不是对对象(苹果)的否定。”
创新的驱动力可以类比基因进化。文化的进化帮助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创新等于基因突变,有时候对人类有坏处,有时候又是中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变异会对人有益,并且最终会传播给所有人。比如乳糖耐受的变异,让人可以消化牛奶,带来这乳制品业的蓬勃发展。另一个变异是镰刀形红细胞基因,如果他是双份?的话就会导致知名的贫血,但是单份的话可以防止得疟疾。这些不成功或中立的基因就叫做“突变负荷”,这些突变也许在未来环境的改变中会变成香饽饽。只有很少的创新会成功,并带来有创造力的艺术。
审美上的出人意表
严肃艺术在你第一次遇见的时候就会抓住你的心。你对具有创造力的作品的感觉可能一开始就有,也可能是让他沉睡,然后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第一反应就会回忆起当初的那件作品。好的作品要么是漂亮要么具有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好的美术作品既可以是大帆船也可以是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好的作品既可以表现美与崇高,也可以表现恐怖与死亡。比如抽象艺术的hans hoffmann magnum的画(在大红色色块的背景中有个黄色的方形,画面的边角上又有深色的色块),你的银球被吸引得从黄移到红,又移到黑,此时你正在用潜意识去感受这幅画。表现这种简单的标志特征以及感受这种特征的能力不限于人类,行为科学家把它称为“符号刺激”。比如刺鱼在繁殖期就会在体表出现一个红斑,由此来警告其他的竞争对手。同样,动物也会被嗅觉信号吸引,比如某些动物交配期会使用化学信息来吸引异类。符号刺激的作用都一样,某种鸟会把滚出鸟巢的蛋推回鸟巢的习性,哪怕是科学家放在旁边的假的鸟蛋,只要鸟看见了就会退回自己的巢。
人虽然没有鸟这么蠢,但是也是非常被本能(或基因)控制的。比如人对美丽的脸的偏好就是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对于文学也是如此,好的诗句你立刻会本能地产生共鸣。
艺术批评家们评估某件创造性作品的时候会分几个步骤,先是和该作家以前的作品对比着看该作品的特色。然后再去考虑作品的意图和作家的背景。最后是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
艺术批评需要科学知识加以印证,否则创造性的艺术将仍然是一棵孤立的树,无法存在于知识的丛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