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当前,遥感技术以其快速、实时及可实现大范围监测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成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对各类生态系统评价的研究多基于单一的生态环境指标,如利用植被指数监测森林生态系统、提取水体指数获取河流信息进行水环境评估、利用地表温度测评城市热岛效应等。
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 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完全基于遥感信息,集成了反映生态环境最为直观的多重指标,可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快速监测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案例,基于Landsat5和Landsat8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耦合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指标,建立RSEI,可以实现对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结论:1995-2015年间,渭南市RSEI上升了13.7%,表明渭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提高趋势。对渭南市而言,在4个分指标中,反映地表“干化”情况的干度指标RSEI的贡献最大,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城市规划布局引起的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会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以植树造林为主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的绿化工程、景观经济林带建设等则极大地改善了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人们应增强此方面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