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的编撰工作

我参加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的编撰工作

 杨森翔


       参加《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以下简称《通览.宁夏卷》)的编撰工作,是一种机缘。因为我在此之前,曾受有关部门委讬组织编写过《吴忠与灵州》《吴忠溯源》《吴忠记忆》《太阳山春秋》《红寺堡历史文化论集》《盐池历史文化探微》等几部书稿,对宁夏地域文化比较了解。所以,当我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为宁夏文史馆馆员之后,馆领导便让我参与《通览.宁夏卷》的编撰工作,并将该书下编第二章《移民文化》的撰稿任务交给了我。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信任,令我丝毫不敢懈怠。
    《通览.宁夏卷》是大型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下简称《通览》)的其中之一。《通览》是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各地近千位专家学者历时八年通力合作完成的大型文化工程,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时间上,《通览》上溯文化源头,下迄辛亥革命;在编撰体例上,《通览》按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区市各为一卷,连同港澳台共34卷,每卷分上编、下编,上编纵论历史,叙述文化发展历程,下编横分门类,介绍文化亮点、特色。《通览》的编撰,被认为是填补了我国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地域文化的空白,为中国绘制了首部大型的分省文化地图,也是一部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大型学术著作,体现了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作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览·宁夏卷》自然要遵循中央文史馆为《通览》所制定的编撰方针、原则和体例。2008年9月,《通览.宁夏卷》编委会正式成立,学习中央文史馆有关文件和先行省市编撰的部分大纲和文稿,讨论草拟《通览.宁夏卷》的大纲。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宁夏究竟有多少种地域特色文化?有学者归纳为九种,又有学者归纳为七种、八种、十一种……经讨论,《通览.宁夏卷》将"黄河文化、贺兰山岩画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移民文化、西夏遗存文化丶回族文化"确定为宁夏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红色文化因在辛亥革命以后产生,故不列入)
    记得"大纲"第一稿是由鲁人勇先生草拟的,后经编委会集体讨论修改,成为定稿。据定稿,《通览.宁夏卷》分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分工如下:
    "绪论"主要是总揽全书,提纲挈领地概述宁夏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和特点,由吴忠礼先生主笔撰写(后来又增加了杨生瑞、马平、马金宝、胡迅雷等)。
    “上编"主要从"纵"的角度反映宁夏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按历史发展脉络分为五章,第一章"宁夏的史前文化",分工由贺吉德先生撰写。后因贺吉德病故,吴忠礼先生接续;第二章"从游牧文化到农耕文化(夏商周至东汉)",由陈永忠先生撰写;第三章“民族融合与繁荣的丝路文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由鲁人勇先生撰写;第四章“西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衰亡(宋辽金),由杜建录和杨浣先生撰写;第五章“宁夏多元文化的发展(元明清),由吴忠礼先生撰写。
    下编"主要从“横"的角度反映宁夏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亮点,按文化类型分为六章:第一章“宁夏的回族文化",由宁夏大学孙振玉教授撰写;第二章"宁夏的移民文化",由我撰写;第三章"宁夏的黄河水利文化“,由卢德明先生撰写;第四章“消失的文明(西夏遗存文化),由牛达生先生撰写;第五章"丝绸之路在宁夏",由薛正昌先生撰写;第六章"宁夏岩画”,先是分由贺吉德先生撰写,后因贺先生病逝,改由束锡红教授续写。

    这里须要说明的是,做为宁夏地域文化的“黄河文化",在“绪论”中已被列为宁夏地域文化的“干文化”(与“枝文化”相对)。但在“下编”第三章又被“黄河水利文化”所代替。原因是学界对宁夏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尚待深入。而对“黄河水利文化”已有共识。

    从2008年9月启动,至2014年该书正式出版。其间开过三次改稿会,中央文史馆派知名学者、专家亲临指导。在工作过程中,这些专家学者们表现出的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热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细致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态度,都令人敬佩。同时我也被宁夏学人虚心好学、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感动,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学术界所形成的优秀传统和可贵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我为有缘与这些专家学者一起工作而深感荣幸。

    我撰写《宁夏移民文化》,包括读、写、改三个方面。先是搜集资料,海量阅读。大量阅读和占有资料,这是研究和写作的前提。在这之前,我曾听过一位专家的讲座,他批评当下有些人只写书不读书的不良习惯,提出了"读书与写作要和谐"的主张。我深有同感。我还据此写过一篇书评,标题就是《读与写的和谐》。我认为,作者如同教师,要想给人一杯水,你就必须有一桶水。我阅读的书籍比较多,除廿四史的有关篇目和宁夏地方志外,还重点阅读了《中国移民史》《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宁夏通史》《宁夏移民文化》《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历史上的大移民》《河套史》《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等。有了这些资料储备,不但内心充实,眼界开阔,而且也能登高望远。这就为"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的过程比较简单。我据编委会讨论通过的提纲,从"宁夏移民的环境地理基础”“宁夏移民的类型”到“宁夏移民特色文化”,一口气写了7万字。但交到编审那里,提出的意见是与本书"上编"的体例略有重复。俗话说“好书不怕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于是,我又找来本书“上编"的文稿仔细阅读,发现在"宁夏移民的类型”这一节中,"史”的成分多了,而“文化“的成份少了。虽说"文化存在于历史中“,但历史毕竟不能等同于文化。经仔细斟酌并征得主编同意,我将本节的标题改为"宁夏移民文化的类型及其文化遗存“,删掉了有关“史"的部分约3万多字,增写了有关“文化"及“文化遗存"部分约3万余字。总字数未变,但文稿的面目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变的与"移民文化"这个主题更加贴近。
    关于“宁夏移民特色文化",学术界和社会上因角度不同,归纳也不同。其主流说法便是"创业、开拓"。我觉得这种归纳更象是一种“精神"。我的归纳是四句话十六个字:五方错杂,风俗不纯,人地和谐,融合更新。这里遇到的困难是对"不纯"和"融合“的看法。有人认为"不纯“是贬义,不同意使用。我只好引经据典,对"不纯"二字反复解读,以消除误解。有人建议不宜提“融合",认为在民族地区提“融合",有忽视少数民族个性和“大汉族主义“的嫌疑,我认为“融合“是历史事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的民族和文化,所有的民族和文化都是“融合"的产物,汉族(文化)如此,回族(文化)也如此。
  书稿完成之后,我又将剩余的资料整理成《宁夏地域文化中的“移民”因素》《中华民族精神在宁夏的传承与发展》等,共4万余字,并将宁夏地域文化编成课件,带着这些课件开展“地域文化三进”活动(进讲堂,进学校,进监狱)。这是后话。

    行文至此,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个事实。我在前文曾谈到宁夏学人的“谦虚好学、团结协作”精神。这种精神的典型表现与贺吉德先生及其去世有关。贺吉德是宁夏才子,用吴忠礼先生的话说,他“博学多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建树颇丰,著作琳瑯,字字珠玑。举凡除主打项目的文学类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历史、方志、金石、岩画,乃至美术、音乐等学科,均有不俗的表现。”我与贺先生同年,同被聘为宁夏文史馆馆员,又同时担任《通览.宁夏卷》《宁夏历代诗词》(五卷本)的编委和撰稿、注释。在共同的履职中,颇多共同语言。比如我们对“把宁夏打造成中国的伊斯兰省”的言论深为不满,对地方建筑中的“沙化、阿化、伊斯兰化”的现象深感忧虑,并多次在大会、小会的发言中有所表达。贺先生是能人、忙人、好人,也因此成为“苦命人”(吴忠礼语)。他与一般学者不同,“他有繁重的行政职务压在身上,……至于写文章、著书……完全靠挤占节假日和平时的休息时间去完成”,也就是说,他的文字是“拿健康与生命换来的”。即使这样,他依然表现得乐观而坚强。2011年,在一次《通览.宁夏卷》编委会上,从胡迅雷口中已知贺先生“患有一种难以治癒的大病”。但他本人却相当乐观,在会上一如往常,谈笑风生,诙谐幽黙,他说"我的病是吴(忠礼)先生传染的”,大家哈哈一笑了事。最后一次与他见面还是在一次编委会上,这时他的面容己显清癯萎黄,说话的声音也变得微弱沙哑,但仍不失风趣幽默。陈永忠先生见状,劝他注意休息,他还说“小车不倒只管推”……不意半个月之后便传来噩耗,说贺先生已经“走了”。谁都知道,贺先生是累死的。贺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夫人丁玉芳继续其未竟之业,宁夏学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杨满忠教授提议,吴忠礼、汪一鸣、牛达生、胡迅雷等付议,自发提出並成立了"贺吉德先生文史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帮助出版贺先生遗著。同时,吴忠礼先生还提出成立"贺吉德先生文史研究丛书出版基金会”,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如今,贺先生的遗著已陆续出版,宁夏学人的“虚心好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宏扬,如此事例,怎不令人感动!

          2019.6.12.草于吴忠寓所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sx4221/p/11024046.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