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移民特色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下编第二章:《移民文化》节选

第三节  移民特色文化(节选)

  对于宁夏的移民特色文化,大体上可归纳为四个特点,这就是:五方错杂,风俗不纯,人地和谐,冲突、融合与更新。

 

 五方错杂

历史上移民大潮屡屡席卷宁夏,使大量外籍移民迁入宁夏大地的各个角落,各地毫无例外地出现了“五方错杂”的情况。这在正史及宁夏现存的各类地方志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例如,现存宁夏最早的《宣德宁夏志》,就记载说:“今之居此土者,有仕宦者、征戍者,有谪戍者,齐、楚、吴、越、秦、晋之人皆有之……”并引宋熙宁间常山侯宋敏求撰写的《长安县志》的话说:“五方错杂,风俗不纯,亦犹是矣。”《嘉靖宁夏新志》、《乾隆宁夏府志》、《嘉庆灵州志迹》、民国《朔方道志》等志书也都用“杂五方”来形容宁夏的移民社会。

这说明了两点:

 第一,就一般意义而言,见诸文献的“五方错杂”,主要是针对当地人口稠集、户口繁众、居民成分不一、风俗有别而言,也就是说,主要指的是风俗,而非移民。但对宁夏这个自古以来的移民地区来讲,土著人口稀少,大量的人口是从外省区迁入定居的。因此,宁夏的“五方错杂”,就不仅仅是指风俗了,它是由跨省际的大移民运动造成的。“五方错杂”,既是大移民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宁夏移民社会的表征。

 第二,宁夏的移民人口远远超过了本地土著,这是宁夏移民社会的标志。

 目前,所见到的文献上关于宁夏人口资料的记述,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不记境内的土著多少,只记迁入移民之多。例如:《史记》记述秦代“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2)只记移民的原籍有多少处,不记各种移民的数量及比例。如《民国固原县志》:“西南各区人民,由平、镇、宁、朔迁入者居多数,移民殖此者居较少数。”

(3)只记境内土著与移民成分的大约比例,不记具体数量。例如: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留下来的西夏原居民“百无一二”。

实际上,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正如宁夏方志所说,宁夏“土著老户,寥落无几……其他皆迁移户,或屯戍此地者,遂世居焉”29。——宁夏的移民人口远远超过了本地土著——这正是使用“五方错杂”的最主要用意。

 

风俗不纯

由于“五方杂处”的形形色色,因此就必然出现“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的情况,随之而来的便是“风俗不纯”。

所谓“风俗”,是指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时期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

所谓“不纯”就是不单一,不只一种。换句话说,就是多元、复合。“不纯”一词在这里没有贬义,它是宁夏移民特色文化“多元、复合”特征的另一种表达。

关于宁夏旧时风俗,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我们仅举三种宁夏志书的记述为例。

《宣德宁夏志》“风俗”云:“其土居人,性勇,锐于战斗,善畜牧,然甚崇敬释氏,重巫觋。《金史·夏国赞》亦曰:‘民俗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今之居此土,有仕宦者、征戍者,有谪戍者,齐、楚、吴、越、秦、晋之人皆有之,是故风俗不纯,难以一而言也”。

《嘉靖宁夏新志》除重复《宣德宁夏志》的说法外,又加“笃信禨鬼,尚诅咒。(《宋史·夏国传》)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金史·夏国赞》)杂五方,尚诗书,攻词翰。(旧志)重耕牧,闲礼义(新志)。” 文后有注曰:“宁夏自正德迄今,服食以靡丽相竞,财用以浮费渐耗。然少食则馁,无食则毙。兹以五谷粜贩而为之害,有益作无益,实非边镇所宜。巡抚都御史杨守礼恶其漓薄而深忧远虑,故谕之以德言,禁之以宪法,人乐从于雅淡,君子伟之。”

《乾隆宁夏府志》除了重申前志所记“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和“杂五方,尚诗书词翰”,“重耕牧,闲礼义”的一些共同特征外,又将这些风俗具体到了灵州、后卫、中卫等地。

如说:“灵州尚耕牧,工骑射,信机鬼……富强日倍,礼义日新。”“后卫务耕牧,习射猎。”“中卫人性勇干,以耕猎为事,孳畜为生。”“居室惟公署、宦族覆瓦,民家皆板屋,覆以土,犹秦风之遗。中堂供先祖,或悬佛像。”“食主稻、稷,间以麦。贫者饭粟。中人之家,恒以一釜并炊稻、稷:稻奉尊老,稷食卑贱。”“衣布褐,冬羊裘。近世中家以上,多袭纨绮矣,女服尤竞鲜饰。”进而又道:“圣祖时以武节奋功名、秉旄钺者,一郡常数十人。甲第连甍,金貂累叶,往往以宫室车服相竞,习俗侈靡,有由然矣!”当时宁夏文人写道:“银川自昔以武竞,开国以来称绝盛。豹韬虎符各起家,烟阁云台多著姓。亦有彬彬文采儒,遥数落落晨星映。”30。说明清代中前期,宁夏地方文化进入到一个繁荣的时代。

这几种方志中所谓“土居人”,即本地人、土著人。而宁夏于明代初年“空其城”,居民已被“内迁”。虽于洪武九年(1376)复卫,已非原貌。因此,《宣德宁夏志》所谓“土居人”,实指西夏及元代遗民;其风俗,亦为夏、元遗民风俗。而夏、元遗风,还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嘉靖宁夏新志》、《乾隆宁夏府志》、《嘉庆灵州志迹》、《朔方道志》等志书中的“杂五方,尚诗书词翰”,则说的已是“今之居此土者,有仕宦者、征戍者,有谪戍者,齐、楚、吴、越、秦、晋之人皆有之”的风俗与特征了。因此,《宣德宁夏志》所谓“土居人”,实指西夏及元代遗民;其风俗,亦为夏、元遗民风俗。

对于“五方错杂、风俗不纯”的研究中我们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中,可以看到宁夏地域文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宁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宁夏“多元、复合”风俗(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基础。比如,古代宁夏居民“性勇,锐于战斗,善畜牧”,“习射猎”,“以耕猎为事,孳畜为生”的生活习俗和勇敢善战、质朴豪爽的性格,就是由古代宁夏地“多林木”且与草原交错的地理环境,故人以狩猎求生,农商活动的缺乏等有关系;同时也与“地边胡,数被寇”(《汉书·地理志》)的区位有着直接关系。

第二,历代不断移民对宁夏“多元、复合”风俗(文化)的形成和改变也有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风俗是人文的重要内容,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由于自古以来,宁夏地区就“地旷人稀”,形形色色的移民进进出出,其风俗(文化)也就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一般地说,移民对风俗(文化)的影响程度大体与移民人口数量呈正比关系。由于新人口有着与土著及其他移民不同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其经济水平也有差异;再加上他们本身也是来自其故乡不同的地方,价值观念各异,因此,宁夏原有较为单纯的风俗格局受到很大冲击,遂“习俗相化”,互相影响,并重组为“五方杂错,风俗不纯”新的复杂格局。如南北朝时,江淮移民进入宁夏后“习俗相化”,遂使宁夏成为“塞北江南”,以及元明以后,回族文化习俗的流行,就是新人口自身两大特点成为移风易俗动力的典型例证。

第三,宁夏当地“多元、复合”风俗习尚(文化)的形成和改变与各时代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情趣、信仰在内)有着密切关系。以居住风俗为例,宁夏古代移民(包括一部分少数民族移民,如汉代的三水属国、唐代的六胡州等)多住于城堡之内,这既出于安全的需要,也缘于对宅门的许多信俗;清代中后期堡寨的普遍出现,是战乱后防卫心理增强的结果。此外,宴饮活动的盛行、男性和女性的修容方式及其变化、上层社会交通工具的转变、妇女改嫁得到广泛认同、沐浴禁忌、厚葬的流行、奢靡之风的流行等许多社会风尚,都可从心理层面上寻得合理解释。

第四,统治集团或某些社会上层人士及事业上的成功者、德范楷模对风俗(文化)也有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其一,自古以来,总有些个人或群体在有意识地改造风俗;其二,他们的这种意图和努力实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司马迁曾开列出整合风俗的五种方式:“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西汉盐铁会议上文学也提到用“导”治理风俗:“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盐铁论·本议》)

总之,作为文化现象的风俗自身是复杂的,风俗形成的背景和变化的原因同样是复杂的。自然环境、经济、政治、传统、社会心理、人口和上层社会等一系列因素,从不同方面为宁夏地方风俗习尚的形成和改变提供了基础和驱动力。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sx4221/p/3416856.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