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神经根水成像_讲座预告| 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类视觉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1

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类视觉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28db3fa8cc2ae33ad43f46b1e893dbf4.png 学术讲座

报告人:张朋 研究员

题   目: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类视觉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时   间: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下午15:30---17:00

地   点:文逸楼309会议室

个人简介

张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张朋课题组通过心理物理实验范式和无损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特别是3T/7T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技术,揭示人类视知觉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以及人脑皮层下通路的视觉神经机制。独立后的主要工作发表于Progress in Neurobiology,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PNAS,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Current Biology等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领域的核心期刊。

报告主题

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类视觉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7T超高场介观尺度的多模态功能成像技术能够突破传统3T BOLD fMRI局限在脑区水平的瓶颈,对人脑中精细的功能结构例如皮层功能柱、功能层,以及皮层下核团的细胞层或亚核团进行高分辨率功能成像。7T高分辨率fMRI技术在人脑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有较快的发展趋势。基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7T磁共振平台,我们成功实现了人脑V1眼优势柱(ocular dominance columns),V2颜色和立体视觉功能柱(thin/thick stripes),V4颜色功能柱(color patch),早期视皮质区的分层功能成像,以及皮层下视觉核团例如外膝体和上丘的分层功能成像。通过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技术,我们研究了人脑视觉信息编码,视觉知觉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以及视觉疾病相关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5e34995fffec153f885528bb213c6269.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