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期刊拒稿率_学术圈“鄙视链”:你看核心期刊“ABCD”,核心看你“一类二类”...

众所周知,很多高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科研水平,在单位科研文件中会以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按照A、B、C、D进行分类,发表不同级别的刊物所获得的加分也不尽相同。所以,老师们都对A类权威期刊趋之若鹜、绞尽脑汁。

然而,大多数核心期刊也同样有类似的需求,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权威性,通常对单位院校的级别也会区别对待。对单位级别、资质条件低一点的作者设置一道道“门槛”或者大量附加条件。而对名校、行业权威却能放宽各种条件,欲傍上这些“大款”来提升自己的质量和权威。对于这样的做法,业内对其也是褒贬不一。

赞成的说,名校、权威的学术水平自然高于一般院校,每个刊物都有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义务和权利,通过发表高水平论文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也无可厚非。

反对的说,若大家都论出身、论门第,而忽略了学术水平的客观、公平,那如何保证学术的纯洁性呢?

这是兰哥的第20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核心期刊到底该不该设置“门槛”?能起到什么作用?

3732247223ab505d254454b0bf7e163f.png

刊物分类

学术期刊对“门户之见”一直都心照不宣,却有人“明文”划分一流二流

对于学术期刊的“门户之见”一直都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很少有杂志会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这样的“潜规则”,以免把自己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也有些刊物敢为天下先,明文规定或者限定特定的收稿人群,以便来稿作者能“对号入座”,避免盲目投稿造成时间耽搁。

刊物一:《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本由东北大学主办的北大+CSSCI来源刊,在2020年6月22日的一封拒稿单中明确申明:“由于版面和编辑资源有限,本刊目前只接收双一流高校的作者投稿”。顿时,该学报把自己置身于社会舆论的焦点,受到来自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effac8aca9f170448742988000acedd8.png

拒稿单

刊物二:《人民论坛》

这本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北大+CSSCI来源刊,它对投稿作者的单位层次一直都有明确的划分,把985、211院校归为一类,其他普通一本、二本归为二类,而且列有详细的目录。在发表文章时,对不同类别的院校区别对待。

c0a23530e471693dca6f558752a33ad9.png

《人民论坛》一类单位

821cad9caada62cc705ca956be3e8e90.png

《人民论坛》二类单位

发表核心期刊“关卡”重重,看似反常,却很容易理解

对于高等院校的学术期刊分类,原因浅显易懂,无非是想用发表权威期刊所带来的高奖励和高加分刺激老师、学生专研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权威的学术论文,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科研排名。

反之,学术期刊对不同级别院校的区别对待,表面上看是不合理,但只要整明白个中缘由,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那么,学术期刊主要设有哪些“关卡”?竟能让诸多老师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1、单位限制,985、211、一本这样的名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权威。什么是名校?镇国之重器!

2、学历、职称限制,教授、博士毫无疑问也是权威的象征。

3、专业限制,每本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都有自己侧重的专业领域,其他领域的作者毫无疑问是门外汉。

4、栏目限制,说通俗一点,这就跟挖水井一样,能否挖到水不在于井口开多大,而在于井底挖多深。每个专业领域涵盖了若干个门类,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门类都研究透,他只能选取其中一个点进行专研,而学术期刊设置的栏目就是那若干个点,你只能选取你擅长的那个点,其他的可能与你无缘。

5、字符限制,核心期刊基本都是3个版面以上,多的甚至达到10+个版面,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根本驾驭不了一篇万字大稿。

6、复制率限制,普刊一般要求30%以内,优质普刊(各种学报)要求20%以内,北大核心要求10%以内,南大C刊要求5%以内,复制率达不到要求的注定会被拒稿。

7、格式要求,从标题、摘要、关键词的字数,到参考文献、注释的格式都会有详尽的要求。

......

793a621540781805c36e7cef1f5805df.png

投稿指南

杂志社设置这些“关卡”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首先,筛选稿件。兰哥曾经用数据分析过,核心期刊版面的供求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僧多粥少。面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在每本核心杂志的投稿系统或者投稿邮箱里面,来自四面八方不计其数的投稿,若每篇文章都去详细审阅,编辑部的人员配置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设置一些门槛砍掉大部分“不合格”稿件就能大大提升编辑部处理稿件的效率。

其次,提升稿件质量。核心期刊对来稿作者设置的门槛通常有:单位的要求、学历的要求、职称的要求、项目支持要求、方向要求、复制率要求等等。这系列操作下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稿件质量肯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再次,提高自己影响力。所刊登文章的作者拥有好单位、高学历、高职称等条件,意味着其论文或者研究成果在所在领域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由此能给刊物带来一定的引用量、下载量和转载量,从而提升了刊物的影响力。

最后,“门当户对”思想在作祟。自古以来,不论是嫁娶联姻,还是交朋结友,都讲求“门当户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术期刊有这样的操作也不意外,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要么对不合符要求的来稿作者直接拒稿,要么增加各种附加条件,只差直截了当跟你说:我很高冷,逼格不够者勿扰。

ddc16ae6d8197de18ad24eddd73f33b6.png

站在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硕士讲师作者的角度,面对这不能发、那发不了的窘境,确实难受。他们除了无奈,就是委屈求全找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刊物,发一些沾边挂角连自己都不能说服的文章。

但是,相比于普通院校,一流院校的学术科研水平肯定有质的高度,只有通过单位限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筛选出质量过硬的稿件,所刊登论文的质量上去了才能提高刊物的引用量、转载量、下载量,才有助于提升刊物质量和权威。

每本学术期刊都有他的办刊宗旨,都有他的初心和使命,就像开头说的,他们有权利去提升自己的权威性,这无可厚非。

若对投稿不论优劣来者不拒,除了让刊物不断“沉沦”为普通期刊,其他的毫无助益。而且杂志社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没有那么人力、财力、时间细细审阅每一篇文章。

PS: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看法,不存在任何批判性,每本杂志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理念,应该予以理解和支持。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若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兰哥的论文圈,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咱评论区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随着人类对微生物的认知不断增加,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家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常见的模式生物之一,其肠道菌群对其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应答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就群体饲养和单个饲养家蝇生存环境中菌群组成分析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群体饲养家蝇 群体饲养家蝇是研究家蝇肠道菌群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对群体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例如,一项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家蝇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群体饲养的家蝇肠道中主要存在肠道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三个门,其中Proteobacteria门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0%以上(1)。这一结果与其他群体饲养家蝇肠道菌群组成分析的结果相似(2,3)。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群体饲养的家蝇肠道中还存在其他菌门,例如Actinobacteria门、Spirochaetes门等(4)。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群体饲养的家蝇肠道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单个饲养家蝇 相比于群体饲养,单个饲养家蝇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生存环境,从而更准确地研究其肠道菌群组成。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探究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例如,一项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单个饲养家蝇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单个饲养的家蝇肠道中存在多种菌门,其中Proteobacteria门、Firmicutes门和Bacteroidetes门仍然是最主要的菌门(5)。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单个饲养的家蝇肠道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多种细菌和真菌(6)。这些结果表明,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群体饲养和单个饲养的比较 群体饲养和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有何不同呢?研究表明,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比群体饲养更加多样化和个体化(7)。此外,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稀有菌群”,这些菌群在群体饲养中很难被检测到(8)。然而,单个饲养家蝇的肠道菌群组成也可能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例如食物、温度、湿度等因素(9,10)。因此,在进行单个饲养家蝇的实验时,需要对其生存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群体饲养和单个饲养家蝇都是研究其肠道菌群组成的有效方法。群体饲养的家蝇肠道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单个饲养的家蝇肠道菌群组成更加多样化和个体化。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饲养方法,并对其生存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Shin SC, Kim SH, You H, et al. Drosophila microbiome modulates host developmental and metabolic homeostasis via insulin signaling. Science. 2011;334(6056):670-674. 2. Wong ACN, Ng P, Douglas AE. Low-diversity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gut of the fruitfly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13(7):1889-1900. 3. Staubach F, Baines JF, Kunzel S, et al. Shifts between Gelatinous and Fluidic Guts in the Jellyfish-Associated Snail Corolla Spectabilis Are Controlled by Altered Symbiont Abundances. Microbial ecology. 2013;66(3):593-604. 4. Chandler JA, Lang JM, Bhatnagar S,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diverse Drosophila species: ecological context of a host-microbe model system. PLoS genetics. 2011;7(9):e1002272. 5. Wong ACN, Dobson AJ, Douglas AE. Gut microbiota dictates the metabolic response of Drosophila to die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4;217(Pt 11):1894-1901. 6. Wang L, Xu R, Hu P, et al. Drosophila intestinal stem cell-derived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 inhibits Pseudomonas aeruginosa-induced intestinal damage. Cellular microbiology. 2019;21(12):e13133. 7. Broderick NA, Buchon N, Lemaitre B. Microbiota-induced change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host gene expression and gut morphology. mBio. 2014;5(3):e01117-14. 8. Sommer F, Stahlman M, Ilkayeva O, et al. The 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Energy Metabolism in the Hibernating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Cell reports. 2016;14(7):1655-1661. 9. Erkosar B, Storelli G, Mitchell M, et al. Host-Intestinal Microbial Interactions in Drosophila. PLoS genetics. 2015;11(9):e1005269. 10. Broderick NA, Lemaitre B. Gut-associated microbes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Gut microbes. 2012;3(4):307-321.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