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阅读新版民规18.7.1.7 对温湿度仪表要求:仅用于一般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宜采用二线制的分度号为Pt100的B级精度;当参数参与自动控制和经济核算时, 宜采用三线制的分度号为Pt100的A级精度。对其中的术语不太了解,查阅资料进行学习。
传感器原理:
Pt100是铂热电阻,它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PT100的阻值与温度变化关系为:当PT100温度为0℃时它的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它的工业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成匀速增长的。
国标中,pt100分A和B两个级别; 测量范围:-200℃~+850℃ A级 精度为(0.15+0.002*|t|)摄氏度; B级 精度为(0.30+0.005*|t|)摄氏度;其中|t|为实际温度的绝对值。 热响应时间<30s;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允通电流≤5mA。
接线方式:
1、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
二线制和三线制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四线没有电桥,完全只是用恒流源发送,电压计测量,最后给出测量电阻值。
2、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会对Pt100铂电阻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铂电阻三线制或者四线制接线方式能有效消除这种影响。
与热电阻连接的检测设备(温控仪、PLC输入等)都有四个接线端子:I+、I-、V+、V-。其中,I+、I-端是为了给热电阻提供恒定的电流,V+、V-是用来监测热电阻的电压变化,依次检测温度变化。请参阅下图:

(1)四线制就是从热电阻两端引出4线,接线时电路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独立分开接线,测量精度高,需要导线多。
(2)三线制就是引出三线,Pt100B铂电阻接线时电流回路的参端和电压测量回路的参考为一条线(即检测设备的I-端子和V-端子短接)。精度稍好。
(3)两线制就使引出两线,Pt100B铂电阻接线时接线时电流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合二为一(即检测设备的I-端子和V-端子短接、I+端子和V+短接短接)。测量精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