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_“咬文嚼字”工具书只能是参考,而不能当成判断标准

2a644147968d00a868ec1c13098629aa.png

近几十年来,“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似已成为语言文字运用的“常态”。不过可喜的是,以“咬文嚼字”为特色的语文规范活动,似乎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兴盛”景象,网上出现了众多或直接或间接以“维护语文规范运用”为旗号的QQ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几乎每天都推送出大量“咬文嚼字”文章或帖子,有一些点击量还达到了“10万+”,过百万的也能偶尔见到。这是令人兴奋的现象。我们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咬文嚼字”队伍中来,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咬文嚼字”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对维护母语的规范运用,无疑能起到助推作用!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一些新媒体平台并非专业人员运营管理,一些文帖也并非出自专业人士之手,时下涌现出的一些“咬文嚼字”活动,需要改进的空间还很大,说得不准确甚至说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36085338f71d1fb2c3ca562f3c6dd773.png

最突出的一点是“唯工具书”倾向。《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为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在对语言文字运用做正误判断时,只能把权威工具书当作重要参考,而不能把它当成判断标准。因为再权威的工具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存在错误。如果全按工具书“咬”,“咬”错是避免不了的。许多朋友知道,《咬文嚼字》杂志还有一条编辑原则:凡是工具书上能查到的一般不“咬”。

我们常在社交媒体上见到以权威工具书为唯一判断标准的“纠错”文章,其中纠“错”的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比如,有篇文章说“本帮菜”错了,应该改成“本邦菜”,理由就是《现代汉语词典》收的是“本邦菜”。

5036e657968f9790e99059e3b3ca0d0e.png

©️播音中国拍摄于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

其实,正确的是“本帮菜”而非“本邦菜”,已有权威专家做出过辨正。在烹饪界,凡涉及地方风味流派,用的都是“帮”而非“邦”字。这个用字习惯源于旧上海的“行帮”文化。民国时期,上海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经商者、手工业者或其他劳动者,按行业或地域关系结成的团体叫“行帮”。苏帮、扬帮、锡帮、杭帮,以及京帮、广帮、鲁帮、徽帮等等,在当时的上海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景象。相应,各地风味的菜系也便称为了扬帮菜、苏帮菜、京帮菜、鲁帮莱等等。“本帮菜”本指上海菜,是在吸收各地特色的基础上逐渐成形的,为了有别于其他菜系,特地用“本帮”命名。后来,词义引申,“本帮菜”也可指本地菜。

有人说,国家颁布实施的各类语言文字标准性文件,可以视为判断对错的标准。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不过,语言文字运用十分复杂,“国家标准”更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语言文字问题(就覆盖面而言,还远不如工具书)。况且,就算按“国家标准”对某些问题做正误判断,也是个复杂、专业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化的“比对”。如果死抠字眼,有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社会语文生活中,就存在因对“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存在理解偏差而出现的争议。《通用规范汉字表》收有“锺”字,并有一个注释:“(鍾)用于姓氏人名时可简化作‘锺’。”基于此,现在多把小说名著《围城》作者的大名写作“钱锺书”(过去写作“钱钟书”),这没有什么争议,据说也符合钱先生生前心愿。但有人认为,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此条规定,作为姓氏用的“钟”字都应改为“锺”,出版物应把“钟子期”改为“锺子期”、把“钟繇”改成“锺繇”、把“钟馗”改为“锺馗”······据说,《通用规范汉字表》颁布实施后,还有“钟”姓家族成员建议把姓由“钟”改为“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意见始终得不到统一。在操作层面,把作为姓氏用的所有“钟”字改为“锺”,其实是办不到的。(有学者据此对《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此项处理提出了质疑,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在此不赘。)想要说的是,我们似不应简单化地理解《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此条规定。注意,《通用规范汉字表》注释中用的是“可”字,它的意思应该是:“鍾”用于姓氏人名时,可以简化作“锺”,也可以不简化作“锺”(即简化成“钟”)。在社会实际中,遵从“名从主人”的原则。“钟子期”“钟繇”“钟馗”等等,已被社会广泛认知,也被社会广泛认同,完全没有必要改,改了反而会引起混乱。至于“钟”姓族人要不要改姓,完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不过如果改的话,操作上很困难,涉及户口簿、身份证等等证件上的改字,很可能根本改不了。可见,对国家标准不能持机械论,不知变通。

社会语文运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内容涉及文史哲、理化生等社会、自然学科的方方面面,不是任何工具书所能涵盖的,更不是任何国家标准性文件所能涵盖的。以“维护语言文字规范运用”为目的的“咬文嚼字”活动,仅靠查阅工具书、国家标准是很难奏效的。除了权威工具书、国家标准,“咬文嚼字”必须依靠丰富的学科知识、清晰的学科逻辑!我们希望,刚刚加入“咬文嚼字”队伍的朋友,加强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学科逻辑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科素养。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咬文嚼字”水平,才能让“咬文嚼字”活动更专业、更够水准。

351d83585ec5d2255827b63299be145d.png

作者:白岩尖 来源:《咬文嚼字》2019年10月刊 原标题《”咬文嚼字“的路径》

文章转载、专业咨询、招聘发布、投稿(有偿)、加微信交流群请添加微信:cnbyzc

c108765bf0a81963ff6a71d9a002163d.png

f513069e45ec978636ae60aa5a1b04b6.png

8e67e6135d66737ed8cab079889fbbe5.png

3c09768317e38ae5795a86f663b78605.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