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及数学模型,基于Matlab 软件下的Simulink 模型库搭建了光伏组件的仿真模型,根据常规晶硅组件背面铭牌参数设置模型的基本参数,该模型可以输出不同辐照度和组件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的I-V 和P-V 特性曲线,同时可以运用到光伏组串和光伏阵列等大功率级的模拟;其次,在Boost 升压变换器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的扰动观察法来实现光伏阵列的MPPT;最后根据电压滞环跟踪式PWM 技术实现了单相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仿真,仿真输出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01
光伏组件建模仿真
1.1 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一种技术。
在纯硅中掺入硼(B) 原子形成p 型半导体,在纯硅中掺入磷(P) 原子形成n 型半导体,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在结合面形成深度为0.2 μm 左右的p-n 结;当光子照射到p-n 结附近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形成电子- 空穴对,空穴由p 极区向n极区移动,电子由n 极区向p 极区移动,从而形成电势差,若在导体两端连接导线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2]。
图中,hv 为光子的能量;Iph 为太阳电池的光生电流;ID 为流过等效二极管的电流;Ish 为流过并联电阻Rsh 的电流;I 为太阳电池的输出电流;V 为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由图1 可知,太阳电池的输出电流方程为:
其中:
式中,I0 为太阳电池在无光照时的反向饱和电流;q 为电子电荷,取值为1.602×1019C;K 为玻耳兹曼常数,取值为1.38065×10-23 J/K;A 为太阳电池的二极管曲线因数;T 为太阳电池的温度;Rs 为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
将式(2) 代入式(1) 可得:
光伏组件由n 个太阳电池串联而成,其等效电路图如图2 所示[3]。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