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为 Codeagles 原创文章,可以随意转载,但必须在明确位置注明出处!!!
###观察者模式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就是一种 “发布者-订阅者” 的模式。也被称为 “模型-视图”模式、“源-监听者”模式等。工作原理:由一个目标对象来管理所有依赖与它的观察者对象,并且当这个目标对象***自身***发生改变时,会***主动***向它的观察者们发出通知。
关键字:被观察的目标自身、主动发出通知。
想要用观察者模式,那就要知道这么几个问题:
- 为什么要用
- 有什么优点
- 有什么缺点
- 怎么用
之所以叫做浅谈设计模式,是因为设计模式是一种思想,一种代码结构,它出自于众多人的经验,相对来说也很灵活,只是中心思想是不变的,笔者只能尽量举例讲的通俗易懂点,当然功力有限,还需看官多理解,放在自己的项目中,或者实际体验中。
- 为什么用?当然是因为一个对象改变了状态,然后通知其他对象,之后怎么办那就是设计者的事情了。 应用案例其实也很多,比如按键添加监听事件(Listener)。当然,对AWT、Swing比较陌生的。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订飞机票,飞机什么时候起飞,所有买票的乘客都在看着,那么所有的乘客就是观察者,他们需要观察飞机的动态,而飞机就是目标对象,当飞机起飞的前一天,航空公司会给乘坐该飞机的所有乘客发一条短信:“飞机明天将于几点几分起飞,巴拉巴拉。。。”,这个时候所有的观察者都会接到短信(目标对象主动发送的通知),那么乘客就知道飞机的动态了。
- 有什么优点?可能太好理解,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抽象耦合的关系,虽然是耦合但是是低耦合,其次它可以监听触发事件嘛,观察不就是为了知道我什么时候行动嘛。
- 有什么缺点?其实也很明显。
- 一个对象的所有的观察者都需要被通知,时间成本很高。
- 在这个模式中,观察者只知道目标对象发生了变化,至于怎么发生的它们是不知道的。
- 还有别的缺点,理解不到,功力太浅,暂不写出。
- 怎么用?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Subject类
package ObserverPattern;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Subject {
//观察者列表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Observer>();
//设置状态,就是单纯了让Subject改变一下
private int state;
//setter and getter
public int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public void setState(int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设置状态,主动通知所有观察者
notifyAllObservers();
}
//向观察者列表中添加观察者
public void addObservers(Observer ob){
observers.add(ob);
}
//通知所有观察者
public void notifyAllObservers() {
for(Observer ob:observers){
//观察者作出响应
ob.make_response();
}
}
}
复制代码
####Obeserver抽象类
package ObserverPattern;
public abstract class Observer {
//为观察者的实体类做铺垫,为了让子类可以直接与Subject绑定
protected Subject subject;
public abstract void make_response();
}
复制代码
####FirstObserver的观察者实体类
package ObserverPattern;
public class FirstObserver extends Observer{
//与Subject进行绑定
public FirstObserver(Subject sub){
this.subject=sub;
//开始监听
this.subject.addObservers(th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_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001,我的作用是输出对象的改变状态:"+subject.getState());
}
}
复制代码
####SecondObserver的观察者实体类
package ObserverPattern;
public class SecondObserver extends Observer {
// 与Subject进行绑定
public SecondObserver(Subject sub) {
this.subject = sub;
// 开始监听
this.subject.addObservers(th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_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002,我的作用是将目标对象的状态码转换成二进制:"+Integer.toBinaryString(subject.getState()));
}
}
复制代码
####ObserverPattern的Demo
package ObserverPattern;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 = new Subject();
FirstObserver fo= new FirstObserver(subject);
SecondObserver so =new SecondObserver(subject);
System.out.println("第一次设置状态码:520");
subject.setState(520);
System.out.println("第二次更改状态码:1314");
subject.setState(1314);
}
}
复制代码
####输出结果:
第一次设置状态码:520
观察者001,我的作用是输出对象的改变状态:520
观察者002,我的作用是将目标对象的状态码转换成二进制:1000001000
第二次更改状态码:1314
观察者001,我的作用是输出对象的改变状态:1314
观察者002,我的作用是将目标对象的状态码转换成二进制:10100100010
复制代码
###总结 到这里就结束了,本文讲的是思路以及简单原理,如果有问题,请在下面留言。还有就是强调一句,JAVA 中已经有了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类。使用该模式需要注意,如果程序顺序执行时,有一个观察者错误,程序就会挂掉了,这个也不难想象。举得例子,也有可能不太恰当,有好的例子也欢迎在留言区贴出来,一起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