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凭啥收费?

订阅号你自己都看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花钱订阅内容呢?

img_5bbeb7a292db6a1dd75a9fcfbd5de5e5.jpe

逆流

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免费的午餐”。

软件开源了,操作系统免费了,报纸新闻可以在网上免费读了,电影电视可以在手机上免费看了。

学术界一直诟病文献数据库商黑心。大家抵制CNKI,抵制Elsiever。虽然人家一直不妥协,继续涨价,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替代品涌现出来。开放获取期刊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作者主动把发表的文章全文上传到了acdemia.edu等学术社交网络上,可以直接在学术搜索引擎里获取下载。

img_354c9529c1b65360a3655f4ec2ea37b7.jpe

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说你需要为知识付费了。来吧,请交钱。

你怎么看?

许多不理性、不文明的言论咱们暂且不考虑了。可即便是理性的学者,有些也感到困惑——为何在一个趋向信息自由获取的社会中,知识又开始张罗着收费了呢?这是不是一种逆流呢?

你大可以不理解,但是你挡不住这种趋势出现。知乎live、值乎、分答等平台上面都要求用户付费才能获得各种知识。“得到”这个App更厉害,干脆推出了付费专栏,订阅费199元/年。先交钱后上车,概不退票。

许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他们门可罗雀,然后饿得改行。问题是,到目前为止,人家都活得好好的。

这就更让人纳闷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究竟知识免费和付费哪一种才是潮流?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篇幅所限,本文探讨不了所有的付费知识类型,只能聚焦盯着“得到”来分析一下。

利益声明:本人是“得到”App用户,订阅了N个专栏,交了不少钱。得到没有给我一分钱广告费。所以请放心,我没有激励帮它吹嘘或者背书。

服务

罗胖说,他们做的不是内容变现,而是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科学知识的交流中,一直就存在着这种工作模式。科学知识是怎么从作者传递到读者的?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一个社会交流系统才能达成。

科学知识社会交流系统包含多少环节?6个。分别为“编者”、“评审”、“出版者”、“发行中介”、“文摘索引编者/数据库开发者”和“图书馆”。

你可能很疑惑,真的需要那么多步骤吗?有那么多机构和个人参与吗?

有。

从作者直接到读者的模式,充其量只能叫做信息沟通。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别人告诉了你一则股市谣言,你信了,可能损失惨重。这就是没有质量控制的危险。

别人告诉你的,即便是价值连城的真知灼见,对你也未必有用。比如说,你是个历史学者。别人有一个诺奖级别的物理学发现,第一时间给你看。你一看上面的数学公式和模型(还是英文的),立即晕菜了,根本不愿意听。他要是拉着你非得给你讲,你得跟他急。

所以社会交流系统的这些环节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请注意,这些环节有哪个是免费的?

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有收入,每个机构都需要经费维持运转。你可能没有为了读文献花过一分钱。原因?自己想想。

问问你所在学校的图书馆,买(准确地说是租用,你明年不交钱就不能用)这些文献库花了多少钱?

从社会交流系统来看“得到”所做的事儿,野心就太大了——他们直接包圆了知识有效传递所需要的6大环节。

付出的是6个环节的劳动,他们当然就去主张6个环节的总收益了。

作者

好吧,我们承认编辑、评审、出版等工作都需要成本,因而“得到”可以收费。可为什么这些知识生产者也要分得那么多钱啊?

李笑来那10万多人的订阅,一年码洋2000万啊!每周写一篇文章,连音频都没有,凭啥拿这么多钱?我天天挤地铁公交敲代码加班为什么只拿这么点儿钱?!你的知识不应该免费分享给大家吗?你看人家维基百科的作者们,你看那么多微信公众号的作者们,人家那才叫回报社会呢。你跟人家好好学学!

……

醒醒。

你天天上班,老板如果不给你钱,让你学雷锋,你能干几天?

中学课本儿上面背过的东西都忘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人家付出了劳动,凭什么要“义务”?

更何况,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

供给有多少?得到的筛选标准是只要第一名。一个行业里面有多少人?第一却只有一个。所以目前能推出的专栏作者就这十几个人。

需求有多少?李笑来的栏目,已经超过10万人订阅了。还是先付钱哦。

实验经济学告诉我们,别听那些假设的东西,说大话说空话几乎是人类的本能。想了解真相?看行动!用钱,特别是自己的血汗钱来投票,最为真诚。

供不应求,这就是现状。这种状态下,价格怎么可能是0呢?

用户

用户的行为恰恰是某些学者最为疑惑的地方——明明有那么多的微信公众号,许多都提供高质量的知识内容。订阅号你自己都看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花钱订阅内容呢?

恰恰是因为这句“看不过来了”!

你的时间稀缺。

你的注意力比时间还稀缺。

因此,你读任何内容,机会成本都很高。

什么叫机会成本?当年比尔盖茨刚当上世界首富的时候,流传着一个数学思考题:

路边有100美元,比尔要不要弯腰去捡?

答案是不应该,因为他这几秒钟的时间能赚到的钱比100美元多!(我觉得比尔自己可能不这么想,他估计一直在追问那100美元到底在哪里。)

所以刷朋友圈是个很奢侈的行为,土豪专供。

用户交了钱,购买了知识服务。他们能获得什么?

首先就是省时间。精选了内容,避免了被错误、低劣的信息误导。也不用花时间去一一寻找,人家根据你的订阅口味直接推送过来。

“得到”把省时间做到了极致——几乎每个专栏都提供音频,这样你可以堵车的时候听、坐地铁的时候听、做家务的时候听、吃饭的时候听……

另外,一个副产品是付费订阅还可以帮助你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罗胖说得到专栏订阅用户的留言质量高得吓人。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些过于取悦用户了。那道“玩儿真格的”收费门槛自然而然就把许多杂音过滤了,留言质量高很正常啊。

每一则内容下面,你看到的几乎都是真知灼见和有价值的问题,更不乏感恩的情怀。至少你不会看到“汉奸”、“脑残”这种字样的对骂。

这种社区里面,你很可能找到共同精进的伙伴,甚至是未来事业的合伙人。从帮助找知识到帮助找人,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搂草打兔子”。

交钱的人傻吗?他们才不是为了情怀冲动消费,几乎都是理性计算的结果。你的时间、注意力、认知能力和好心情越值钱,同样知识价格下你赚到的就越多。

讨论

除了本文列举的这些知识收费网站/App外,你还知道哪些知识需要付费才能得到?你自己付费购买过知识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