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在电路中用字母“C”表示。度量电容量大小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但实际中应用更多的是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1F=10 6 μF=  10 nf=10 12  pf .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电容量)、允许偏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温度系数及频率特性。
        1,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是指加上电压后储存电荷的能力大小。在相同的电压 下,     储存的电荷越多,则电容器的电容量越大。
        2,允许偏差
        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一定偏差,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的允许最大偏差范围称为电容量的允许偏差。电容器的允许偏差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即偏差在±5%以下的电容器;Ⅱ级,即偏差为±5%---±10%的电容器;Ⅲ级,即偏差在±20%以上的电容器。
       3,     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可靠工作的最高电压,有时又分为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和额定交流工作电压(有效值)。
       额定电压时一个参考数值,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工作电压大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易损坏,呈被击穿状态。
      4,    绝缘电阻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等于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容器的漏电流的比值。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介质材料、极板面积、引线的材料和长短、制造工艺、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同一种介质的电容器,电容量越大,绝缘电阻越小。如果是电解电容,常用介电系数来表现电容器的绝缘能力。
     5,  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时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电容器的温度系数用字母α 表示,它主要与电容器的结构和介质材料的温度特性等因素有关。
       温度系数由正、负之分,正温度系数表明电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则表示电容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使用时,无论是正温度系数还是负温度系数都是越小越好。
     6,  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是指电容器在交流电路或高频电路的工作状态下,其电容量等参数随电场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