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MD( 命令 ) --- 取值 1 2.  1 表示请求消息, 2 表示响应消息。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     VER( 版本号 ) ---V2 版该字段的值为 2 。如果为 0 或者虽然是 1 ,但消息是无效的 V1 格式,那这个消息会被丢掉。 V2 只处理有效的 RIPV1 消息。

3.     ADDR FAMILY( 地址簇标识 ) --- 如果是 IPV4 ,该值都是设置为 2 。但是,当该消息对路由或主机的整个路由表进行请求时,这个字段则为 0.

4.     ROUTE TAG (路由标记) --- 这个字段用来标记外部路由或重新分配到 RIPV2 协议中的路由。默认一般是使用这个 16 位的字段来携带从外部路由协议注入到 RIP 中的路由的自主系统号。虽然 RIP 协议自已并不使用这个字段,但是在多个地点或某个 RIP 域相连的外部路由,有可能会使用这个路由标记字段通过 RIP 域来交换路由信息。这个字段也可以用来把外部路由编成组,以便在 RIP 域中更加容易的控制这些路由。

5.     NETWORK (IP 地址 ) --- 路由条目的 IPV4 的目的地址。它可以是主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或主机路由、

6.     SUBNET( 子网掩码 ) --- 一个 32 位的掩码,用来标识 IPV4 地址的网络和子网部分。

7.     NEXT HOP( 下一跳 ) --- 如果它存在,它会标识一个比通告路由器的地址更好的下一跳地址。或者说,它的度量值比在同一子网上的通告路由器更接近目的地。如果这个字段全为 0 的话 (0.0.0.0) ,说明通告路由器的地址是最优的下一跳地址。

8.     METRIC( 跳数 ) --- 取值在 1~16 之间,最大 15 跳, 16 跳为不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