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三篇注译(4--谋攻篇)
国殇(局部)(王可伟作品) 
谋攻篇(第三)
(读《孙子兵法》,悟管理、营销之道)
本篇讲述谋划进攻的方针原则,强调必须从战略和策略上战胜敌人。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全胜”的战略思想及其实现的方法和条件,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必以全争于天下”,并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2)为上,破军次之;全旅(3)为上,破旅次之;全卒(4)为上,破卒次之;全伍(5)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6)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7),其次伐交(8),其次伐兵,其下攻城(9)。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10),具器械(11),三月而后成,距闽(12)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13)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14)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15),故兵不顿(16)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7),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18),少则能逃(19)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20)也。
夫将者,国之辅(21)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22)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23)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24),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25)。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26)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27)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28)至矣,是谓乱军引胜(29)。
故知胜(30)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31)者胜,上下同欲(32)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33)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34);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未诉诸兵刃使敌举国屈服是上等用兵策略,经过交战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2)军:泛指军队,亦作为军队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军,万二千五百人。”曹操、杜牧注引《司马法》:“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3)旅:《说文》:“五百人为旅。”曹操注同。
4)卒:古代兵制单位,百人为卒。卒长为百夫长。《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5)伍:舌代最基本的兵制单位,五人为伍。
6)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百战百胜固善,然终有杀伤、耗损,故非善之善者。
7)上兵伐谋:上兵,用兵作战的上策。张预注:“兵之上也。”易培基《杂记》谓“义不能通”,“上兵”应作“上正(政)”,其说非是。伐谋,用智谋使敌人屈服,曹操注:“敌始有谋,伐之易也。”此甸意为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取利。
8)伐交:伐以交。以外交途径战胜敌人,散敌之联盟,固已之交与,亦为“不战而屈人之兵。”陈皞、张预等以为“交”谓伐于两军×××,义短。李筌注:“伐其始交也。”孟氏曰:“×××强国,敌不敢谋。”故“交”释以“外交”为善。
9)其下攻城:其中最下等的用兵方略是攻城。其,指示代词,其中。
10)修槽轒辒:修,《国语·周语》“修其簠簋”,韦昭注:“修,备也。”曹操注:“治也。”槽,曹操注:“大楯也。”轒辒,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藏十数人。杜牧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俗所谓木驴是也。”
11)具器械:具,修置,准备。此句言置备攻城的各种器用、械具。
12)距闉: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丘,堆积用来观察敌情,***守城之敌,既可于其上施放火器,又便于登城,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杜佑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积土为山曰堙,以距敌城,以观虚实。”闉,通“堙”。
13)蚁附:曹操注云:“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缘墙。”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
14)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15)必以全争于天下:全,此言全国、全军。此句谓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
16)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挫。
17)十则围之:此句“十”与以下几句“五”“倍”皆言我与敌比较,我所处的力量地位。“十”即十倍于敌。此言绝对优势,但非一定为实数之十倍。
18)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倍,比敌人多一倍。敌,即匹敌。言有多一倍于敌人之力量则可分割敌人而消灭之,双方势力大体均等则可以抗击。
19)逃:与下文“避”异文同义,指主动地采取不与敌争锋的办法,并非消极地逃跑。
20)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之,此为“若”义。此句言只知固执硬拼的小敌,必为大敌所擒。
21)国之辅:李筌注:“辅,犹助也。”意为国君的辅佐。
22)隙:缺也,疏漏之意。此言将领佐君不周,有疏漏。
23)患干军:患,作动词,为患、贻害。此言危害军队。
24)谓之进:谓,可训“使”,见《广雅·释诂》。故“谓之进”可作“使之进”,命令他们前进。
25)縻军:縻,原义为牛辔,可引申为羁绊、束缚。杜牧注:“縻军,犹驾御羁绊,使不自由也。”《新注》云:“束缚军队,使军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
26)同三军之政:同,毕以珣《孙子叙录》谓有“冒”义,有干预之意。政,政事,指军中行政事务。曹操注:“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梅尧臣注:“不知治军之务而参其政,则众惑乱也。”
27)权:权变,权谋。
28)诸侯之难:诸侯国乘其军士疑惑之机,起而攻之的灾难。
29)乱军引胜:乱军,自乱其军;引胜,失去胜利。杜牧、王皙等注“引胜”为“致敌之胜”,于义亦通。梅尧臣注云:“自乱其军,自去其胜”,可谓精确。
30)知胜:预测胜利。
31)识众寡之用: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
32)上下同欲:欲,意愿。同欲,亦即同心同德之谓。上下,曹操注指君臣。此句言君臣上下同心同德。
33)将能而君不御:御,驾驭。在此为制约之意。此句言将领有才能,君主不得参预干涉。
34)百战不殆:殆,危。百战不殆,即言每战必胜而无危险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不战而使敌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通过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