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模型准确率:组合模型

各位朋友,新年好!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想必大家陆陆续续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年的拼搏。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在深度学习方面更进一步,接下来,我将继续聊一聊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在前面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迁移学习》和《再谈迁移学习:微调网络》两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迁移学习的强大之处。然而,人们探索新知识总是永无止境,在提高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方面,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提升模型准确率的方法:组合模型。

从字面上理解,组合模型并不难解释,简单说,就是为深度学习建立多个模型,然后用多个模型来预测,采取投票或平均法来决定最后的预测结果。稍微想一想,似乎比较好理解,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个模型投票的结果,应该好于单个模型的准确率。当然,机器学习看起来有些不靠谱(拿概率说事),但还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组合模型提高准确率如果仅仅建立在一条谚语之上,不足以说服人,也没办法让人接受。

事实上,组合模型是建立在一个称为琴生不等式(Jensen's inequality)之上,该公式以丹麦数学家约翰·琴生(Johan Jensen)命名,给出了积分的凸函数值和凸函数的积分值间的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Google一下,看看这个公式有何神奇之处,我也找了一些资料,然而...没看懂,只了解其大意是说,可能某个的模型的误差低于所有模型的平均值,但由于我们没有可以用来“选择”此模型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确信所有模型的平均值不会比随机选择一个模型差。是不是还是有些晕乎?嗯,这个不重要,我们用实践来检验一下是不是有效吧。

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训练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我们也不用把问题复杂化,设计多种网络结构的模型,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相同的网络结构,甚至使用相同的超参数,但训练出不同的参数。闲话少说,直接上代码:

((trainX, trainY), (testX, testY)) = cifar10.load_data()
trainX = trainX.astype("float") / 255.0
testX = testX.astype("float") / 255.0


lb = LabelBinarizer()
trainY = lb.fit_transform(trainY)
testY = lb.transform(testY)

labelNames = ["airplane", "automobile", "bird", "cat", "deer", "dog", "frog", "horse", "ship", "trunk"]

aug = ImageDataGenerator(rotation_range=10, width_shift_range=0.1, height_shift_range=0.1, horizontal_flip=True,
                         fill_mode="nearest")

for i in np.arange(0, args["num"]):
  print("[INFO] training model {}/{}".format(i + 1, args["num"]))
  opt = SGD(lr=0.01, decay=0.01/40, momentum=0.9, nesterov=True)
  model = MiniVGGNet.build(width=32, height=32, depth=3, classes=10)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opt, metrics=["accuracy"])
  H = model.fit_generator(aug.flow(trainX, trainY, batch_size=64), validation_data=(testX, testY), epochs=40,
                          steps_per_epoch=len(trainX)//64, verbose=1)
  p = [args["models"], "model_{}.model".format(i)]
  model.save(os.path.sep.join(p))
复制代码

代码比较容易理解,采用cifar10数据集训练,10种类别标签,对输入数据进行了数据扩充(data augmentation),这个数据扩充是随机实时进行,加上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也是随机划分,所以最后训练出的网络参数有所不同,训练完成之后,将模型序列化到文件,供后面使用。循环num遍,就产生了num个模型。

接下来就是依次加载个模型文件,每个模型分别进行预测,然后取均值:

(testX, testY) = cifar10.load_data()[1]
testX = testX.astype("float") / 255.0
labelNames = ["airplane", "automobile", "bird", "cat", "deer", "dog", "frog", "horse", "ship", "trunk"]
lb = LabelBinarizer()
testY = lb.fit_transform(testY)

model_paths = os.path.join(args["models"], "*.model")
model_paths = list(glob.glob(model_paths))
models = []

for (i, model_path) in enumerate(model_paths):
  print("[INFO] loading model {}/{}".format(i + 1, len(model_paths)))
  models.append(load_model(model_path))


print("[INFO] evaluating ensemble ...")
predictions = []
for model in models:
  predictions.append(model.predict(testX, batch_size=64))

predictions = np.average(predictions, axis=0)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testY.argmax(axis=1), predictions.argmax(axis=1), target_names=labelNames))

复制代码

上面的代码,代码量相对于单个模型而言,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多了一个循环,多了一个取平均值,但训练过程却多了num倍,我用电脑训练5个模型,结果花了一晚上还没有训练完:(

最后测试的结果如何呢?通过组合多个网络的输出,成功将准确度从83%提高到84%,即使这些网络使用完全相同的超参数在同一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有数据表明,采用组合模型,通常准确度有1-5%的提升。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有些失望,费了这么大的劲,好像也没啥提升,但是别忘了,在医疗领域、自动驾驶领域,即使费上好大的力气,准确率能够提升小数点后面几位,都是值得的。就像每年度的kaggle竞赛,人们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准确率的提升。

以上实例均有完整的代码,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到我在github上建的示例代码。

另外,我在阅读《Deep Learning for Computer Vision with Python》这本书,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计算机视觉”关键字,可以免费下载这本书的电子版。

往期回顾
  1. 再谈迁移学习:微调网络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迁移学习
  3. 聊一聊rank-1和rank-5准确度
  4. 使用数据增强技术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