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背景下网络数据安全

AI背景下网络数据安全

AI背景

  • 我们时常说,数据应该加密,这样才能保持数据安全。我们拥有各种加密解密技术。
  • 这话包含了一个隐含的对象,也就是:第三人,防止数据被第三人看到。
  • but,在AI背景下,这个第三人可能就是:AI自身。
  • 按照这个第三人定义,那么当今的所有加密解密都是枉然的,因为AI自身可能就是对数据加密解密的执行者。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treebug/blog/1592443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智能传感是指通过感知、采集和处理环境中的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多样性:智能传感可以涵盖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以及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的传感。这使得智能传感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不同的需求。 2. 实时性:智能传感可以实时地获取环境信息,并快速地进行分析和决策。这使得智能传感在安全监控、智能交通等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 3. 自主性:智能传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传感参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4. 网络化:智能传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构建起庞大的传感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处理。这使得智能传感可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发展趋势方面,智能传感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向: 1. 多模态传感: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融合,实现多模态数据的感知和处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 2. 边缘计算:将智能传感的计算和分析能力下沉到传感器设备或边缘节点,减少数据传输和计算延迟,提高实时性和隐私保护。 3. 深度学习与推理: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提取和分析传感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并通过推理和决策支持实现更智能化的应用。 4. 自适应感知与控制:通过智能算法和自主学习,实现传感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和控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适应性。 总之,智能传感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背景下具有多样性、实时性、自主性和网络化的特点,并且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注重多模态传感、边缘计算、深度学习与推理以及自适应感知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