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定义与相关点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相关点

  • 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电脑程式的手段实现的类人智能技术。

  • 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越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

  •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智能”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心灵(mind),包括无意识的精神(unconscious mind)等等问题。

  • 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已经被分成几个子领域:

    • 演绎、推理和解决问题:实体化Agent研究强调感知运动的重要性。神经网络研究试图以模拟人类和动物的大脑结构重现这种技能。

    • 知识表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研究问题之一,它的目标是让机器存储相应的知识,并且能够按照某种规则推理演绎得到新的知识。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对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事先存储的先验知识和通过智能推理得到的知识。

    • 规划:智能Agent必须能够制定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他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

    • 机器学习:为了让机器从使用者和输入数据等处获得知识,从而让机器自动地去判断和输出相应的结果。主要分为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两大类。

    • 自然语言处理:探讨如何处理及运用自然语言,自然语言认知则是指让电脑“懂”人类的语言。

    • 运动和控制知觉社交创造力伦理管理

  • 流派: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 强人工智能

      • 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能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可以有两类:

        • 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一样。

        • 非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产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

    • 弱人工智能

      • 观点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 相关讨论

      • 争论要点:如果一台机器的唯一工作原理就是转换编码数据,那么这台机器是不是有思维的?希尔勒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举了个中文房间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机器仅仅是转换数据,而数据本身是对某些事情的一种编码表现,那么在不理解这一编码和这实际事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前提下,机器不可能对其处理的数据有任何理解。基于这一论点,希尔勒认为即使有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一定说明机器就真的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意识。

      • 哲学家观点

        • 丹尼尔·丹尼特在其著作《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里认为,人也不过是一台有灵魂的机器而已,为什么我们认为:“人可以有智能,而普通机器就不能”呢?他认为像上述的数据转换机器是有可能有思维和意识的。

        • 西蒙·布莱克本(Simon Blackburn)在其哲学入门教材Think里说道,一个人的看起来是“智能”的行动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就真的是智能的。我永远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是否真的像我一样是智能的,还是说她/他仅仅是看起来是智能的。基于这个论点,既然弱人工智能认为可以令机器看起来像是智能的,那就不能完全否定这机器是真的有智能的。布莱克本认为这是一个主观认定的问题

注:以上总结于维基百科。

人工智能的相关讨论

  • 学术相关讨论

    •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 中,充分的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要点如下:
      1. 随机性和模糊性是不确定性的最基本内涵

        • 随机性和随机数学:

          • 随机性又称偶然性,是指因为事件发生的条件不充分,使得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在事件的出现与否上表现出的不确定性质,可以用随机数学作为工具进行研究.
        • 模糊性和模糊数学:

          • 模糊性又称非明晰性.它的出现是由于概念本身模糊,一个对象是否符合这个概念难以确定,在质上没有明确含义,在量上没有明确界限.这种边界不清的性质,不是由人的主观认识造成的,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质,可以用模糊数学作为工具来研究.

          • 人工智能对模糊性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将原有的精确知识的处理方法以各种方式模糊化,如模糊谓词、模糊规则、模糊框架、模糊语义网、模糊逻辑等等.模糊逻辑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性推理方法,借助于可能性度量与必然性度量,更好地处理模糊性.

        • 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关联性

          • 人们分别用随机数学和模糊数学去研究随机性和模糊性,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不确定性,并规定了各自的公理系统.但是,当研究广义的不确定性的时候,这些公理作为前提条件是否成立,常常成了一个大问题.
      2. 混沌、分形和复杂网络

        • 混 沌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人们进一步将混沌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多种混沌神经网络模型,探索应用混沌理论的各种信息处理方法,例如,在神经元模型中引入神经元的不应性,研究神经元模型的混沌响应、不应性项的定标参数、不定性时间衰减常数等参数的性质,以及这些参数和神经网络混沌响应的关系等等.这种由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绘出的图形和脑电图极为相似。
        • 分 形

          • 通过对大量现实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价格变化存在无尺度、自相似的特点,用分形可以模拟价格随时间的变化,多重分形还可以描述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常规的统计方法不同,分形将复杂体系分解,可以体现复杂体系中的内部精细结构和蕴含的信息,而统计方法只能得到宏观的、粗略的估计。
        • 复杂网络

          • 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尺度特性的复杂网络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大量的真实网络,如因特网、万维网、电力网、航空网、食物链、人际关系网都是这种复杂网络.

          • 人是一个能够感知、传输、处理、开发和利用不确定性信息的最复杂的系统.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痛觉、温度觉、深感觉等——来感知外部世界.人脑具有记忆、思维、意识和智能.从结构上看,人脑是包含 140 多亿个神经细胞的复杂网络,能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信息.人们正试图构建具有复杂网络特性的认知模型,模仿以神经元为基本组成单元的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人们也试图将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推理和表示、进化算法等与混沌、分形理论结合起来,构造新的模型,以体现人类的不确定认知过程。

      3. 人类认知过程的不确定性

        • 感知的不确定性

        • 记忆的不确定性

        • 思维的不确定性

      4. 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

      5. 不确定性的计算机模拟

        • 随机性、模糊性及其关联性的计算机模拟

        • 分形不确定性的计算机模拟

        • 网络拓扑不确定性的计算机模拟

    • Alpha Go与人工智能,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是真正的智能创造?
    • 机器有没有创造力?
    • 人工智能,能取代人吗?
    •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下一步进化方向吗
    • 奇点何时到来?

      相关链接

  • 社会相关讨论

    • 忧虑之一:人工智能会否让中产阶层大规模失业
      • 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冲击现有社会结构,弄掉中产阶层的传统饭碗,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翻译等。《经济学家》去年曾撰文称,人工智能正在加剧“职业两极化”的风险,一极是高薪水高技术职业,就是人工智能尚不能替代的职业,比如建筑师、艺术家、高级管理等,另一极就是低薪水、低技术的职业,或者说人工智能没必要替代的职业,比如清洁工、快餐员等。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卫报》专栏中写道:“工厂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兴起很可能让失业潮波及中产阶层,最后留给人类的只有护理、创造和监督工作。”根据一份广为流传的花旗银行与牛津大学联合研究报告,未来10至20年内,美国47%、英国35%、经合组织国家57%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 忧虑之二:人工智能会否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 一向以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自居的《卫报》近期刊发了一篇对人工智能的“檄文”,认为未来的富人可以躲进私人飞机、私人岛屿,让机器人来提供保护与服务,与其他人隔绝。在这样的世界,富人不雇佣任何人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富。资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意味着劳动的结束,工资的结束,工人阶级就会被消灭掉了。此文虽然有些极端,但如何避免人工智能拉大贫富差距的讨论确已成为当下热点话题。
    • 忧虑之三: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激烈,非发达地区会否被边缘化
      • 有技术专家称,未来科技公司都必须标榜“人工智能+”才能生存。人工智能发展已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公共投资的方式引导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2013财年便将22亿美元投入先进制造业,重点方向便是“国家机器人计划”。去年,美国更是加紧了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发布多项战略文件,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和发展蓝图。欧盟也于2013年便提出人脑计划项目,投入近12亿欧元经费,旨在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大脑,将脑科学的研究数据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建立一套全新的、分析、整合、模拟数据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保持欧洲在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先地位。

      • 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脸书、微软、亚马逊、IBM等,早已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战略

    • 忧虑之四:人工智能会否逃脱法律监管,信马由缰
      • 依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机器人还停留在“机器”状态,但阿尔法狗已让普罗大众见识到其深度学习的能力,“机器”进化为“人”不再是天方夜谭。人工智能会否影响人类的生存延续,彻底改变人类命运,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加强管理人工智能的道德和法律风险,建立人工智能决策的问责机制已提上议事日程。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迅速从公用数据中提取个人稳私信息,无人驾驶在遭遇突发事故时的道德选择等等
    • 相关链接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dwqdwd/blog/179586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