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2149篇文章
最近的数据库小问题还是零零散散会出现,通过这些零星的小问题可以发现很多潜在问题的端倪。 所以准备在一些技术储备方面要多投入一些,把这些基础打扎实。
比如对于按照时间维度的日表,我们在此成为周期表,对于它的管理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会有很多潜在的问题,对此我会提供一些改进的思路。
比如日表test_data_20190101,它存储的是1月1日的数据,这种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基本都是流水型/日志数据,所以数据不需要保留太长时间,在用到的时候够查就可以了,一般设置为1个月,那么test_data表在20190201的时候就删除20190101的数据了,这里就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核心思想就是:怎么保证这个过程是可控的。通常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
1)周期表没有生成,业务写入失败
2)过期周期表没有按时清理,磁盘空间报警
3)误删除周期表,导致数据无法回复
4)管理多个周期表,没有提醒的机制,导致人为跟进出错概率高
5)周期表创建了,可能权限没有刷新
6)周期表创建了,但是业务压根没有用到,数据量一直是0
7)周期表创建了,但是不连续,比如有的月份是31天,只创建了30天
当然还有很多,对此我的目标是把这些潜在的问题都解决掉,转换为一种闭环的操作。
所以看起来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在引入一个特定的场景后(目前维护的有60多张周期表,时间范围各不相同),就会发现要处理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从功能设计上,有下面的一些小的功能需要完善和补充:
生成周期表的创建语句
检测失效的周期表
转置失效的周期表
删除失效的周期表
周期表阈值检测
数据是否存在的检测
周期表连续性检查
周期表可访问预检查
周期表自动创建
对于里面的一个功能,如何检测周期表是否连续,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在实现的时候发现比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在今天的总结中,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想明白,重视设计,写出来一二三,然后按照设计的思路,完成之后就会事半功倍。
简单的梳理,我发现时间管理方面有很多重复的功能,如果每次都去单独处理,其实还是挺繁琐的,索性写了一堆的工具方法。
N个小时后的时间
N个小时前的时间
今天前的第N天
今天后的第N天
今天以前的N天列表
今天以后的N天列表
指定时间范围的时间列表
判断日期是否在日期范围之内
两个日期列表相同的日期
两个日期列表差异的日期
相关的部分代码如下:
# 得到几个小时前的时间
def beforeHours2Date(hours, date_format='%Y-%m-%d %H:%M:%S'):
hours = int(hours)
t = time.time - hours*60*60
t =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t))
return t
# 得到几个小时后的时间
def afterHours2Date(hours, date_format='%Y-%m-%d %H:%M:%S'):
hours = int(hours)
t = time.time + hours*60*60
t =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t))
return t
# 得到几天前的日期
def beforeDays2Date(days, date_format='%Y-%m-%d %H:%M:%S'):
days = int(days)
t = time.time - days*60*60*24
t = time.strftime('%Y-%m-%d', time.localtime(t))
return t
# 得到几天后的日期
def afterDays2Date(days, date_format='%Y-%m-%d %H:%M:%S'):
days = int(days)
t = time.time + days*60*60*24
t = time.strftime('%Y-%m-%d', time.localtime(t))
return t
#得到几天前到今天的日期列表
def beforeDays2Datelist(n):
before_n_days =
for i in range(1, n + 1)[::-1]:
before_n_days.append(str(datetime.date.today - datetime.timedelta(days=i)))
return before_n_days
# 得到今天到几天后的日期列表
def afterDays2Datelist(n):
before_n_days =
for i in range(1, n + 1)[::-1]:
before_n_days.append(str(datetime.date.today + datetime.timedelta(days=i) ))
return before_n_days
# 根据起始和截止日期得到日期列表
def get_datelist_by_start_end(datestart,dateend):
data_list_arr =
datestart = str_to_date_day(datestart)
dateend = str_to_date_day(dateend)
data_list_arr.append(date_day_to_str(datestart))
while datestart < dateend:
datestart += datetime.timedelta(days=1)
next_day = datestart.strftime('%Y-%m-%d')
data_list_arr.append(next_day)
return data_list_arr
# 转换字符串为时间
def str_to_date_time(time_str):
return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time_str, '%Y-%m-%d %H:%M:%S')
# 转换时间为字符串
def date_time_to_str(time1):
return time1.strftime("%Y-%m-%d %H:%M:%S")
# 转换字符串为日期
def str_to_date_day(time_str):
return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time_str, '%Y-%m-%d')
# 转换日期为字符串
def date_day_to_str(time1):
return time1.strftime("%Y-%m-%d")
# 判断日期是否在指定的列表中
def date_in_range(date_str,start_date,end_date):
return date_str in get_datelist_by_start_end(start_date,end_date)
# 得到指定时间范围内不连续的日期
def discontinuous_date_in_list(start_date,end_date,date_list):
defined_list = get_datelist_by_start_end(start_date, end_date)
return list(set(defined_list).difference(set(date_list)))
比如我的一个需求,得到不连续的日期,调用函数discontinuous_date_in_list,输入参数为起始日期,结束日期,然后提供一个时间列表进行比对。
print discontinuous_date_in_list('2019-10-21','2019-11-01',['2019-10-21','2019-10-23'])
输出为:
['2019-10-22', '2019-10-27', '2019-10-26', '2019-10-25', '2019-10-24', '2019-10-29', '2019-10-28', '2019-10-30', '2019-10-31', '2019-11-01']
可以看到很简短的代码就实现了一些繁琐的逻辑调用,而在后续的功能开发中,时间部分的处理也能高效很多。
简单一句话:不要轻视设计,然后像拼装乐高一样完成逻辑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