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还是比较基础和简单的内容,但是不少家长和同学表示学好这门科目却不容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光学的重点之一,而学生们对其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往往是掌握不准,记得不牢而导致用的混淆。
为什么孩子记不住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书第四章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及其运用的教学中:
书中是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根据现象总结出成像规律,这正体现了物理新课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和探究心理。
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内容的研究是通过生活实例以及经验获得的。
而我们个别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是根据学生得出的规律然后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图的方法进一步论证成像规律。
例如下图:

然后讲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哪个应用。
但上面这种方法很多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或者根本不能掌握,很多学生对图形以及三条特殊光线都无法正确画出来。
因此就要求学生背书上的根据实验得出的规律,即如下的表格:

这样很多学生是机械的记忆,记住了很快也就忘记了。
巧记凸透镜成像
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数学的数轴给学生总结了一图完成的记忆方法,把它叫数轴法,图形如下:

说明:
把主光轴看成是数轴的横轴,
凸透镜看成是竖轴,
光心看成是坐标原点;
1倍、2倍焦距就是数轴上的两个点,正、负半轴是对称的。
另外就用下面的规律记忆,“照、幻、放、放不下、照、幻”,所有要写的字都是在线段上的。
1.数轴上的字代表物体的物距和像的像距
例如“照”就是指物体的物距在2倍焦距外,像就成在右边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这也是照相机的原理,这样直接看图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像距、物距了。
2.一焦分虚、实
所以1倍焦距外的像都是实像,1倍焦距内成的是虚像;或凡成在是异则的像都是倒立实像。
3.二焦分大小
所以在2倍焦距外的像是缩小的像,2倍焦距上的就是等大的像、2倍焦距内的就是放大的像。
4.总结
根据成像的规律还可以总结出: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同,并且像的大小与像距的大小一致的,也就是像距增大,像就增大。
例如:当我们照相的时候,想把像照大点,那么就要增大像距,所以像就应该向右边移动,那么物也应该向右移动,所以人要靠近照相机。
总结起来就是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焦距以内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