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手机圈新闻的朋友都知道,近几年来苹果所有手机的像素值都是1200万,哪怕是iPhone 11 Pro Max这样的万元机皇也不例外。
而隔壁安卓手机的摄像头像素最低也是4800万,像小米10这样的机型甚至用上了一亿像素的后置四摄,参数一个比一个炸裂。

然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像素值仅仅只有1200万的iPhone 11系列,实际成像水准足以吊打大部分4800万像素的安卓手机,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苹果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黑科技?
1.像素值的高低≠照片质量,手机拍照强不强,这三点才是关键

从理论上来说,提高手机相机的像素值,可以增强图像的解析力,让画面中的景物更加清晰。
但是话说回来,提高相机像素值的同时,单个像素的尺寸也会变得越来越小,严重影响成片品质。
所以说拉高像素值有利有弊,并非全是好处,“唯像素论”这种说法本身就藏着很荒谬的逻辑错误。

摄影圈的朋友们都知道一句名言:底大一级压死人,这里的“底”指的就是CMOS传感器,它决定着相机捕捉光线的能力。
进光量越多,照片的色彩表现力就会越强。为什么专业单反相机拍照就是比手机强?主要就是因为单反相机可以装入更大尺寸的CMOS,光圈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手机摄像模组拥有了足够扎实的硬件基础之后,厂商们的图像优化与调校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好物君看来,真正影响手机拍照性能的因素主要就是这三点:COMS尺寸、光圈大小和图像优化算法,三者缺一不可。
2.4800万像素只是谎言?1200万像素为iPhone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安卓手机都拥有了至少4800万像素的后置三摄或四摄,它们常常会选用索尼IMX586这样的传感器。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机型有:小米9、荣耀20 Pro、红米K20 Pro、vivo X27和OPPO Reno等,去年华米OV四大厂商都特别喜欢使用这颗主摄。
用过这几款手机的朋友们都知道,后置镜头在拍照时默认输出图像的像素值为1200万,开启4800万像素模式之后,像远景变焦这样的复杂操作就进行不下去了。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4800万像素的手机拍出来的照片是1200万像素的,而苹果则直接用1200万像素的镜头来拍照。
从这一点来看,拥有超高像素主摄的安卓机在硬件层面并没有比iPhone 11好到哪里去。

苹果iPhone摄像头的像素虽然只有1200万,但这样可以确保单一像素的尺寸足够大,这意味着它所拍出来的照片动态范围和色彩宽容度会更好。
另外1200万像素的镜头可以让iPhone拥有更出色的录像能力,尤其是在拍摄4K分辨率的视频时,iPhone CMOS所录制的视频不需要进行大比例裁减,可以保持最纯净的画质。
更何况苹果的图像优化调校能力早已如火纯青,再配合上独步天下的A系处理器,实际成像水准自然要超出人们的预期。
3.安卓厂商的小心机,营销至上主义酿出的苦果

既然1200万像素的摄像模组这么好用,那为什么安卓手机厂商们都要追求更高的像素值呢?这样做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好物君个人认为:厂商们之所以盲目追求像素值,图的就是一个营销噱头。他们并不在乎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到底好不好看,他们在乎的是手机好不好卖。

无论大家是否愿意承认,对手机硬件配置毫不关心的大众消费者们确实认为像素值的高低与手机的拍照性能成正比。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果某一款产品的像素值不够高,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它拍出来的照片不好看。
iPhone之所以敢于配备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主要是因为它的品牌价值太过突出,消费者不会不买账(但也不否认苹果细节做的真心很棒)。如果换成国产手机厂商,就问谁敢把1200像素的镜头拿出来用?

总而言之,手机的像素值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候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
iPhone之所以能凭借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吊打一众4800万像素的手机,靠的是更高规格的成像模组和杰出的图像优化算法。
10年之前,乔布斯在iPhone 4的发布会上曾经说出这样一番话:“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像素,但我们更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拍出更好的图片。”这句话直到今天依旧发人深省,过分强调像素值的高低,实属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