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结束,正式迎来5G时代,以下是我对未来运动相机和消费级全景相机的一些看法
运动相机销量在2015年左右达到高峰,随后下降。GoPro股价也从巅峰时的98美元降到现在5美元左右,员工也从1500名裁到现在不到700名。所以说运动相机的荣光不再是事实,不过有趣的是在电商平台搜索运动相机时不仅仅包含传统的“小方块”的运动相机,还包括 pocket和insta one x 这类口袋相机和消费级全景相机。
而且大疆pocket的买家评价数量远超传统的运动相机(go9、go8、action)。这也说明了运动相机的核心用户虽然是玩运动的那群人,但是主流用户是拍VLOG的人。
在手机冲击了相机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冲击运动相机的市场,毕竟之前运动相机的繁荣实际上是Vloger们所支撑的,冲浪、滑雪等运动的用户终归是少数。而随着以Iphone12 Pro为首的手机大厂在视频质量上不断升级,运动相机想要达到甚至超过手机的视频拍摄质量可能会越来越难
在2020年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家的开发者大会上,都不约而同的在影像方面的讲解上,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录像而不是往年的拍照,所以手机厂家的录像“军备竞赛”将在2021年打响。随着手机更高的录像参数(iphone)、更加完善的多镜头体系和更大的cmos(华为)、改善镜组和镀膜(VIVO与蔡司的T镀膜),未来传统运动相机的市场可能还会进一步被手机蚕食。
运动相机可能会回到“小众”这个它原有的位置上,不过运动相机对比手机也不是毫无优势:
1、目前手机的防抖还离运动相机有些差距
2、在部分场景的记录上要比手机方便得多(尤其是运动场景)
3、配套的影像配件远比手机丰富
4、镜头为主的影像模块有比手机充足得多的体积,有比手机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但成本是最大限制因素)
运动相机未来可以发力的地方:
1、更大的cmos、更好的镜头组(insta R率先升级了一英寸)
2、更好的麦克风收音
3、在直播、网络摄像头(视频会议)等方向上做出努力
4、提升处理器和算法,而不是像GoPro为了节省成本一块自研处理器用四代(GO6同款的GP1处理器)
5、多尝试像action双屏、pocket口袋相机和insta R模块化那样的创新,与手机做出差异化
消费级全景相机:
我个人是给予消费级全景相机厚望的,因为手机只能把运动相机逼回小众,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运动相机。而全景相机却有完全取代运动相机的可能。
全景相机拍摄球形画面,内置高精度陀螺仪,记录旋转和抖动信息。可以利用陀螺仪的信息来矫正画面,从而输出一个非常稳定且主体永远水平的常规画面。所以在对比视频中甚至能看到全景相机比运动相机还要平稳的画面。
全景相机几乎可以不用稳定器:画面跟随主体和超级防抖都因为360度的画面能得以实现。前期拍摄可以完全不用构图,将构图的步骤放在了后期。
不过现阶段消费级全景相机的问题还是很多,完全取代运动相机还有些差距:
全景视频的最大的问题是拼接和后期剪辑,拼接在insta和GoPro的最新产品中都处理的不错,问题不大了,但是导入电脑进行后期剪辑的流程对于普通用户还是有些麻烦。所以目前折中的办法可能就是进一步优化手机APP和提升全景相机自身的后期能力。
同代的全景相机要比运动相机更吃光,暗光环境下的画面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多数全景相机用手机来做控制中心,但是这样的实际体验非常不好,最好的思路是GoPro MAX那样自带屏幕,相机自身能完成拍摄任务。
全景相机的镜头凸出是个问题,通常是用官方的保护壳来保护,但是套上保护壳后在强光下容易产生炫光。虽然全景相机省掉了前期的构图,但是增加了后期工作量,整个片子都拍摄全景视频和剪辑不太现实。
个人认为全景相机的最佳使用方式不是拍摄全景视频,而是只用单独的镜头记录:
每次只调用一颗镜头,本质就是使用一颗比运动相机还要广的镜头拍摄正常的视频。机身自带一块屏幕,根据拍摄需求切换前后的镜头,这其实是跟action类似,是用不同的手段实现快速切换前后视角的目的。
全景相机更多的数据量也对处理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像GoPro MAX能实现 5.6K30P全景视频或正常广角视频1440P,而insta R全景模块能实现5.7K30P全景视频或正常广角视频4K60P。
以上就是我对未来运动相机和消费级全景相机的一些想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