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外包能转正吗?在阿里外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戳上方蓝字“Java笔记虾”关注我

大家好,我们今天谈谈外包,借此分享一篇文章(非本人):

1序

作为一名在阿里干了2年多外包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之前有写过几篇关于阿里外包的文章,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往前翻一下。如今差不多2年过去了,突然想起来继续更新一下近况,首先告诉大家的是,我还在外包,没错,我还在干外包。

不过这篇文章我想谈一个话题,那就是“阿里外包是否能转正?” 因为转正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过,但是却又没有成功。

不过在此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这2年发生的一些事情,算是一些铺垫

2一些变化

在这2年多内,我换过多个阿里主管,最早那个阿里主管跑路了,然后我就换了另一位主管了,但是没多久这个主管又转岗了,于是我又转移到另外一个主管下面。

在阿里这2年内,我认识的正式工里面离职的人1只手数不下来,后来得知在阿里一般3年多可以升到p7,再往上面升p8就非常困难了,而这个时候基本上股票该拿的也拿完了,所以想涨工资大多只能通过跳槽。

虽然换过几位主管,但是我负责的那个系统一直是我在维护开发,在我这2年里面部门里面找我做过东西的人不下十几个,也算是涉猎广泛,虽然并不是什么核心的功能。

而我和另外一个一起来的同事已经成为部门外包里面最老的员工,我们常常戏说再干1年的话,我们可能要成为比很多正式工还要老了。。。

2021年的时候部门里面走了很多外包,同时又招了很多外包新人,但是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活要做,他们主管和他们说后面会有活的,阿里招这么多人只是为了备用,不可能需要人的时候再去招,那样来不及,其实说白了就是部门刚好有用人名额,不用白不用而已。

然而。。。最近我得知,部门开始裁员了,其实这就是外包的尴尬之处,当部门用人名额缩减的时候,第一个被裁员的就是外包,而且外包也不存在裁员的说法,因为对于阿里用人方来说,它只需要和外包公司说自己不需要人了,外包公司就会对你进行“下线”。

有人可能会好奇,外包裁员有没有赔偿?比如N+1。答案是没有的,这几乎是外包的潜规则,很多公司使用外包这种用工形式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这个裁员和阿里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情况下外包公司会给你推荐其它外包岗位,让你去面试,因为外包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或者你自己去投简历面试,这个时间大概是1个月,期间只会给你发一个基本工资,大概只有几千块钱。

期间,我还涨过一次薪水,大概是我工作年限的月数*100,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有点涨幅,另外年终奖拿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说句实话,经过我一些外包同事的交流,在阿里这些外包公司供应商里面,中软科技算是很良心了。

3转正的饼

其实2020年初我刚入职的时候,最早招我进来那个主管就和我说,部门招外包也是一种筛选人才的方式,如果你表现的好的话是可以有转正的机会的,听上去像是一个饼,但是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

2021年中旬,我们部门老大,P8,找到我,直接开门见山问我想不想进阿里成为正式工?说实话,我有点受宠若惊,也很好奇,因为工作这么久我和他几乎没说过话,他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怎么会突然找到我,还让我转正,还有这种好事送上门?

他说我的主管和同事反馈说我工作表现很不错,认真负责。这种好事当然我不会拒绝(虽然后面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事是真正的好事),但是我也把我的顾虑和他说了,我说阿里要求很高吧,我这也没准备面试怕过不了,他说没事,前面几面都是我们部门的人,让我尝试一下,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影响,还可以继续上班,话说他说的也没毛病。

当时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既然部门大老板推荐的我,大家应该都会给个面子,面试或许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转正式只是时间问题。

然后我就收到了一个内推邀请邮件,开始了阿里的社招面试流程,前面几面都是部门内的人,因为平时也算是熟人,几乎也没怎么为难我,都给过了,最后一面是BU的技术老大,个人感觉发挥的不是很好。

后来过了几天之后,我专门问了一下他面试的情况,他说还没凉,在走流程,按理说下一步应该是HR这边吧。但是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我问过几次主管,每次都说让我耐心等待,但是从来没有透露到什么阶段,或者卡点在哪,我也不好意思细问,只能相信是阿里流程慢,期间还拒绝了以前同事抛来的橄榄枝,现在想想确实太naive了。。。

这一等直接等到快过年了,我们主管这时候和我说,年前hc锁了。。。得等年后了,这时候其实我已经大概猜到是什么情况了。

4直管用工

其实我早就听说过阿里直管,直管用工是阿里最近在搞的一个新的用工模式,说白了就是高级外包,直管就是直接管理的意思,和普通外包区别就在于可以和阿里正式工坐在一起办公,享受一样的管理方式(PUA)。

除了在管理方式上面有一点区别之外,其它情况,比如集团权限和普通外包无异,毕竟连工号都是一样WB开头,签合同的公司是杭州聚盛卓悦。但是据阿里方说直管比普通外包好,因为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多,而且转正的几率大大增大。。。这似乎又是另一个转正饼。

2022年开年之后又等了很久,阿里主管终于和我开门见山的谈了谈,告诉我转正这事现在有点难,大环境很差,公司hc不多,即使有hc可能也轮不到我,所以想让我先转直管,后面再看机会。其实我也理解他的说辞,现在就业环境确实很差,hc确实也不多,部门确实有招新人,但是并不是我,这么宝贵的名额我确实不配。

但是让我不爽的事情,这件事拖了很久很久,没有一丁点消息,其实可以早点和我说清楚。。。细思极恐,可能他们预谋很久了,也许我的面试早就被BU老大否了,但是他们怕我离职只好先拖着我,等着转直管这个事情推进,但也可能他们真的努力了很久,实在找不到机会。

事情经过的真相不得而知,但是这个结果我去年就已经猜想过,最终确实如我所料,但也谈不上什么惊讶,甚至还有点解脱的感觉,毕竟这件事悬而未决这么久总算落地了,也不用再去想了。

5到底能不能转正?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之前一个外包同事在去年底成功面试拿到一家大厂offer,上岸了,外包毕竟不是什么非常有前景的工作,想要更好的工作还是得看自己的努力,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如果你问我想不想转正,我当然想啊,毕竟转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福利待遇要好很多,而且相关权限也多了,可以接触更多东西了。

严格来说,不存在“转正”这个说法,因为外包并没有“转正式”这个操作,其实还是需要走社招面试流程,该有的流程都有,一个少不了,外包这段经历只能算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的硬性条件不符合,那还是没戏,比如学历、背景,众所周知,阿里HR享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你非要问是否能转正,答案是可以,但是这个所谓转正式工更像是给外包画的一个饼、一个诱饵,真实几率非常低,个人觉得不足5%,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或许你运气好,碰到一个好主管,就是想提携你,力推你转正,帮你背书,事在人为,基本上都能成。或许你接手了部门核心业务项目,成为不可替代的一环,除了你没人会,那转正也只是时间问题。或许你解决了项目里面连正式工都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在大老板面前表现一番,那转正也只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回到最初的问题,外包到底能不能转正,我的答案是不要抱着转正的希望来干外包,其实最初我干外包也没想过转正这事,外包最大的意义还是图个轻松、不加班、不用背绩效,除此,无它,一个字:混就玩完了。

来源:wangbjun.site/2022/life/ali-waibao-more.html
后端专属技术群

构建高质量的技术交流社群,欢迎从事编程开发、技术招聘HR进群,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公司的内推信息,相互帮助,一起进步!
文明发言,以交流技术、职位内推、行业探讨为主
广告人士勿入,切勿轻信私聊,防止被骗

加我好友,拉你进群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的问题:“自研和外包都是什么?自研进大厂是什么意思”。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问题中的每个术语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用户可能对这些概念不太清楚,特别是“自研进大厂”这个短语,可能是指通过自研经验进入大型企业工作。 首先,我应该分别解释“自研”和“外包”这两个概念。自研,即自主研发,指的是企业自己投入资源进行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而外包则是将部分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来完成。接下来,需要对比两者的优缺点,比如自研在控制力和长期竞争力上的优势,但成本高;外包成本低但可能依赖外部团队。 然后,“自研进大厂”这个部分需要拆解。大厂通常指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等。用户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拥有自研经验的人更容易进入这些大厂。这里需要说明大厂看重自主研发能力的原因,比如创新能力、技术深度等,以及自研项目在求职时的加分点。 接下来,我需要组织这些信息,确保逻辑清晰,解释易懂。可能需要分点说明,先定义自研和外包,再对比优缺点,最后解释“自研进大厂”的含义和背后的原因。同时,要注意使用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举一些自研项目的例子,或者外包的常见场景。 另外,需要注意用户可能的背景。如果用户是学生或职场新人,可能需要更基础的解释,避免使用过多行业术语。同时,可能需要强调职业发展方面,比如为什么自研经验对进入大厂有帮助,而外包经验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局限。 还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点,比如自研和外包的适用场景,或者大厂招聘时的具体考量因素。是否需要提到外包也可能有不同类型,如项目外包和人力外包,但可能超出用户的问题范围,可以简要提及。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合理,先回答每个术语的定义,再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详细说明“自研进大厂”的意义。语言要口语化,避免过于正式,让用户容易理解。</think>**自研**和**外包**是两种常见的企业开发模式,它们在技术、成本、风险等方面各有特点。下面分别解释这两个概念,并说明“自研进大厂”的含义: --- ### **1. 自研(自主研发)** **定义**:指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团队,从零开始研发技术、产品或功能。 **特点**: - **核心优势**:技术自主可控,能长期积累核心竞争力。 - **投入成本**:较高(需招聘团队、投入时间和资源)。 - **适用场景**:对技术壁垒要求高的领域(如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核心算法等)。 **例子**:腾讯的微信、字节跳动的抖音,都是典型的自研产品。 **自研的优缺点**: - ✅ 优势:技术可控、能快速迭代、利于长期竞争。 - ❌ 挑战:初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 --- ### **2. 外包(Outsourcing)** **定义**:将部分业务(如软件开发、设计、运维等)交给第三方公司完成。 **常见形式**: - **项目外包**:按需求交付完整项目(如开发一个App)。 - **人力外包**:外派员工到甲方公司工作(俗称“驻场开发”)。 **特点**: - **核心优势**:降低成本、快速启动、适合非核心业务。 - **风险**:技术依赖外部团队,难以积累自身能力。 **例子**:某银行将手机App的开发外包给软件公司。 **外包的优缺点**: - ✅ 优势:节省成本、快速落地、降低试错风险。 - ❌ 挑战:技术受制于人、代码质量难把控、长期竞争力弱。 --- ### **3. 为什么说“自研进大厂”?** “自研进大厂”指通过参与**自主研发项目**的经历,更容易进入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如阿里、腾讯、华为等)。原因包括: 1. **技术深度**:自研项目通常涉及复杂架构和底层技术,能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能力**:大厂重视原创性,自研经历能证明候选人的技术探索精神。 3. **业务匹配度**:大厂核心岗位(如算法、基础架构)更倾向有自研经验的人才。 4. **职业稳定性**:自研项目周期长,能体现抗压能力和长期投入的意愿。 **对比外包经验**: 外包工作往往偏执行层面(如按需求写代码),技术挑战较低。大厂招聘时可能认为外包经历的技术含金量不足,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核心岗位中。 --- ### **总结** - **自研**适合追求技术壁垒的企业,也是个人进入大厂的“加分项”。 - **外包**适合短期降低成本,但长期可能削弱竞争力。 - 对于求职者来说,积累自研经验(如参与开源项目、主导技术方案)能显著提升进入大厂的概率,尤其是研发、算法等核心岗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