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着急学习,先掌握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少有人学过如何学习。

很多人的学习,只是在做知识的搬运工,是一种无效勤奋。

就跟“进货”一样,只把货进过来,只是放在那里根本就不用,所以什么结果也没有。

这种在“知识量"的积累上花太多时间,而很少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就无法大幅度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大脑的低级功能叫记忆,大脑的高级功能叫思考。

何况大脑并不擅长记忆。

一、记住知识并不代表掌握知识

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中,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朗克的司机的故事,他的司机经常陪着他到各地演讲,一次,这位司机说“您说来说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

普朗克说:“刚好我有点头疼,要不这次你来说?"演讲会上,这位司机真的把以前普朗克所说过的东西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而,没想到的是,过程中有位物理学教授提了一个专业问题,当然,这位司机也很机灵,他耸耸肩说:“So easy,我的司机都能回答。”

查理·芒格说这个故事并不是讽刺这位司机,而是为了告诉我们,记住知识并不代表掌握知识。

二、学习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

不管是看书也好,听课也罢,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个过程要不断做决策。

芒格认为学习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

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你需要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洞察事物的本质。

不断追问问题和答案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比如人性是现象,人的行为是人性的现象,商业是群体人性的现象.....

所以小商人研究需求,大一点的研究人性,更大的研究自然规律.....

三、如何洞察事物本质,不断逼近事物本质呢?

答案是:构建一个以原理和规律为基础,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

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它会呈现出一定的模式或规律,而规律的存在意味着一种稳定和可推测性,在特定条件下,一定的因果关系和规则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四、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呢?

1、先进行知识需求评估​

我的知识需求有哪些?为什么?

2、规划知识管理框架​

根据需求,规划知识管理框架,什么知识为主?什么知识为辅?知识之间的关系,连接,结构怎么样构建?

3、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比如wolai、思源、flowus、notion或者obsidian

也或者飞书,语雀,印象笔记这样比较简单的

4、框架内容填充整理​

让知识的连接更加有效,高效,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