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坚定
我们任何人做任何事,任何行为都一定是有个意图,只有我们觉得这件事有价值时我们才会去做。
那么我为什么会做知识管理呢?
还记得是2014年底,在某个网站还是百科词条看到一篇知识管理的文章(具体时间太久了,已经忘记了)
然后被那篇文章的理论逻辑说服了,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实践知识管理。
如果今天我要说服别人接受知识管理的价值,我会使用这样这样简单的几个提问:
1、“人和人除开大脑里的知识不同,我们不都是动物吗?”。
2、“你是不是发现今天思考的问题,之前已经思考过,这不是重复造轮子的低效吗?”
3、“你是不是发现之前整理的资料,今天又重新整理了一遍,这不是重复造轮子低效吗?”
4、你是不是发现之前犯的错误,今天又重复犯了一遍,这不是重复犯错吗?
5、“你是不是发现你总做着重复积累的工作,处在一个低维度的实践循环,而不是接上之前的经验,直接开始下一步”
二、实践行动
1、了解搭建要点,避开那些常见的认知错误。
比如还没行动就在选择管理软件上花费大量时间,比如还没行动就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等完美开始陷阱;
要知道你的目标是用好知识,不是成为知识管理专家;
要知道知识管理不是一个即时任务,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动作,你需要先做好工作满足生存需求,工作之余再去进行大量的优化。
2、需求评估,优先排序
学海无涯,博观约取。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技能学习等等内容维度,需要大概哪些知识内容,什么内容当下应该视作重点,什么内容可以晚点做,或者外包给别人做。
3、了解了前2步后,用思维导图构建初步的知识框架。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记忆的也不擅长记忆,所以尤其是知识管理这种涉及很多概念的,更应该用工具视图化进行梳理。
4、选择知识管理的工具
选择时候,参照第1条,先不要想完美开始,事实上也没有完美的软件,只有适合自己的软件。如果犹豫不决的时候,先动起来。然后配置方面,建议是线上+线下+自动备份。线上的用来及时录入和外部分享,线下的用来保护隐私。
5、导入
把框架导入到知识管理软件,我们做知识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知识碎片化重复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做框架。
把之前的资料、碎片灵感、复盘反省等按照分类导入到建立好的框架里,同理,在前面的提问环节有说到,怎么接上之前的经验发挥更大价值。
6、后续优化
正如搭建要点里面提到的,知识管理不是一个即时任务,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动作。
我们需要持续的花时间、花精力去优化框架里面的内容,把错误的删除修正,把重复的合并,把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连接的建立连接,让这个知识系统更加正确,高效,稳固。
三、搭建服务
你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和我的付费社群自己搭建,如果你对于时间价值比较看重,你也可以咨询我教你一步步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