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实践
小孔成像-徐征浩、周永锋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聪明不仅仅是理论上,它还体现在实践等方面。国庆期间,同学们运用物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制作了小孔成像和土电话这些常见的物理仪器,为我们展示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等结论,同学们娓娓动听的声音为我们呈现出了小小物理学家的钻研精神:实验的用具很简单,几个纸杯和一条细长的线就能制成土电话,几个塑料纸以及几个靠垫物就能制成小孔成像。但越是简单,就越能体现出同学们对物理的着迷和热爱。
陈展柔供图


小孔成像,我国的学者一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沿直线进行的性质,早于牛顿2000多年就已经总结出相似的理论」 。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试验标准:
1.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第二种: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小洞。将小洞向外2物体,即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物距越远,像越小且亮度越亮。
陈彦珊供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伍心怡、鲁星豪、陈彦珊、陈展柔、徐征浩、程爽、柳嘉怡、陈正铠、李梦强、李跃、黄艺婷同学的优秀作品啦。

总结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
1、只要小孔足够小,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对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2、像距孔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
3、孔距蜡烛越近,所成像越大且暗;反之,越小且亮。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
供稿 | 徐征浩、周永锋
供图 | 陈展柔、陈彦珊
审核 | 彭淼爸爸
编辑 | 星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