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享誉全球的的洛克菲勒家族却打破了这个传说,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富到第六代,且发展劲头依然势不可挡。
这都要归功于家族的开启人约翰·D·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作为全球大名鼎鼎的实干家,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美国历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他不仅仅是个商业奇才,同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有一套顶级的教育理念。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记录了洛克菲勒在其 峥嵘岁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展示了一位父亲爱子、育子的期望与方法。艾伦‧格林斯潘曾这样评价这些家书:“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特别多,我特意选取几个感触最深的点来分享。
一、工作的意义
你辛苦工作的最高回报并不是薪水和收获,而是因为这份工作,你会成为什么。
假如你将工作看作是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假如你将工作看作是一种义务,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这几句话不仅仅适合讲给孩子听,同样也非常适合讲给我们每位家长听。
因为对于工作的意义,有太多人存在偏见和误解。
太多人做一份工作看重的是薪水和福利,为了这些表面的收获不惜日复一日,怨声载道,一生碌碌无为。
工作的意义除了领取看得到的薪水和福利,最重要的是背后的能让我们成为什么的意义。有人因为一份工作的坚持实现了自己作为资深经理人的职业梦想。有人用专心细心对待繁琐复杂的枯燥工作,最终成为行业的专家。
通过工作成就自己,这才是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孩子的学习任务犹如他的工作,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到底为了什么?为了高分名次?为了老师的夸奖?还是为了少挨打?
学习固然可以得到这些,但学习的意义是孩子们有可能成为他期待的模样,实现他们各自的理想。

二、行动是根本
行动解决一切,决定一切。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
人生处处是战场,为了取得胜利,你必须行动,再行动!只有这样,你的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
在学习的这个战场上,尽管参赛人都是些孩子,但竞争却异常残酷,过于激烈。
想要安全地打完这场仗,光凭资源、智商、信念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
每个家长孩子都希望能有个好成绩,可好成绩不会从天而降,它是需要用行动支撑的。
前几天,网上盛传一个关于孩子蜕变的新闻,这个孩子原本是个写作业困难户,无法专注,磨磨蹭蹭,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连续四年夺得年级第一名。
家长在总结孩子的成功经验时,没有说多少慷慨激昂的话语,而是列举了一些具体数据和方法。
原来,光鲜亮丽的成绩后藏着孩子做了900多篇阅读,500多段小练笔和100多段篇历史故事的行动。
同样,家长给予孩子厚望也不能只停留在言语层面,要采取切实具体的行动。比如高质量的陪伴,细心的照顾、真诚的沟通,只有将愿望融入到行动中,才会有好的结果。

三、失败的价值
下面这个成功公式你一定要深深记得: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在这个浮躁、人人追求快速成功、暴富的年代,“失败”这个词仿佛像瘟疫一样,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尤其是很多家长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庸普通,却包容不了孩子的一点点错误失败。
洛克菲勒作为伟大的实业家,却将失败纳入成功的要素之一。他用经验告诉我们,有梦想,接受失败、勇于挑战,三者有效衔接在一起才能收获成功。
如何看待失败,是我们和孩子都要思考和学习的。
失败相当于试错,每一次失败都是在排除一个错误,随着错误的几率的不断降低,成功的几率才会不断增加。我们才能越来越接近成功。
正如爱迪生所说的一样:“我并没有失败过一万次,而是发明了一万次行不通的方法。”
家长对待孩子失败的处理方式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不能接受一点点挫折和错误,甚至会因为失点分而轻生。
正确认识失败,发现它的真正价值,是我们和孩子在漫漫学习路上的一个核心能力。

四、勤奋的力量
只有勤奋地思考和行动,才会促使目标的实现。
功成名就就是持续的奋斗铸就的。
勤能致富,勤能补拙是个经久不衰的道理。
记得我小时候,被父母教育得最多的就是做人一定要勤劳。他们守着几十亩黑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一辈子,从一无所有到落户安宅,人丁兴旺,都是靠勤劳而来。
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讲多少大道理,他们将这辈子最宝贵的经验叮嘱传授给儿女。
我们也凭着这朴实的道理完成了学业,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我也经常和她说勤奋的意义,可是现在的孩子习惯了被安排,对于停不了、写不完的辅导班和作业早已逆来顺受,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反观身边,忽视这个能力培养的家长不在少数。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所提提倡的一个品德,我们一定要重拾经典,坚持下来,并将它发扬传承,将寡淡的生活过得富饶起来。

五、忠实于自己
一个人只有拥有自己的家园,才不会流浪和乞讨。而首先,要善于接纳自己,忠实于自己的心灵。
哪些事情可以让你兴奋,哪些事情可以让你安静,哪些事情可以让你气馁……
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短处与长处,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的能力。
当一个人学会了解自己,忠于自己时,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我们和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挣扎生活在这个压力的世界里,无非是为了活得自由幸福些。
忠实于自己是活得幸福的第一步。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是一个成功父亲的育子圣经,观点朴实却处处显示了大智慧,是值得每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