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频率符号,波长、频率和波速

这篇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这三个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重点讲解了波速并不随波长或频率变化,而是由介质决定。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目标

35579a5c4f380f892be78e58e793b74c.png

知识目标

1、掌握波长、频率、波速的物理意义;

2、能在机械波的图象中识别波长;

3、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识别图象、钻研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波长的含义及公式 的含义;要求对公式 能灵活应用,学习中要理解波的传播速度的特点,掌握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减少理解概念出错的机会。为了很好的理解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解释如下:

波的传播速度 ,其中 、 、 三个量相互关联;从公式上看,似乎任意一个量改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量;不少的初学者都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不然,那么都是受谁决定的呢?

(1)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 、 无关;

(2)波速决定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 、 无直接关系。

(3)波长 ,则决定于 和 ,只要 和 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 值必然发生变化,而保持 的关系.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横波演示器、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计算机幻灯(PPT)展示简谐横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教师提问: =0、 =0.1、 =0.2、 =0.3、 =0.4、 =0.5、 =0.6这些质点的振动方向如何?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0向下振动; =0.1速度等于0; =0.2向上振动; =0.3速度等于0; =0.4向下振动; =0.5速度等于0; =0.6向上振动

教师提问:在这些质点中振动相同的是哪些点?

学生回答: =0 =0.4向下振动、 =0.2 =0.6向上振动、 =0.1 =0.3 =0.5速度等于0。

教师提问:在以上三组相同中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前两组的质点的振动是完全相同,后一组有不同的。

教师提问:振动完全相同指什么?

学生回答:指:质点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都相同。

教师提问:相邻的振动完全相同的`质点间的水平距离都相等吗?请学生讨论。

教师可在教室里指导个别学生,并与学生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这就是波长,用 表示,单位是米

教师板书:

一、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1、单位:米

2、符号表示:

教师提问:设波源的振动频率(周期)是 ,则波传播的频率和周期是多少?

学生回答:也是

教师提问:为什么?

请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每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每个质点的振动频率或周期也是 。

教师用横波演示器给学生讲解:经过一个周期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经过半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的四分之一。

教师板书:

二、总结出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三、应用

例题:如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5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 大于0.5s.

(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分析:根据题意,这列波的周期大于0.5s,所以经过0.5s的时间,这列波传播的距离不可能大于一个波长 .当波向左传播时,图中的波峰1只能到达波峰2,而不可能向左到达更远的波峰.当波向右传播时,图中的波峰1只能到达波峰3,而不可能向右到达更远的波峰.已知传播的时间为 =0.5s,由图可以知道波的传播距离 ,由公式 就可以求出波速 .由图可以知道波长 ,由公式 就可以求出周期 .

解:

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从图可以看出,虚线所示的波形相当于实线所示的波形向左移动了6cm( 个波长),由此可求出波速为

=0.12m/s

波的周期为:

2.00s

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从图可以看出,虚线所示的波形相当于实线所示的波形向右移动了18 cm( 个波长),由此可求出波速为

=0.36m/s

波的周期为:

0.67s

四、布置作业 :

探究活动

测量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速度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频率和波速】相关文章:

4.频率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项目实例。项目背景指出,PSO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进行全局优化,ELM则以其快速训练强泛化能力著称,但对初始参数敏感。结合两者,PSO-ELM模型能显著提升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项目目标包括提高预测精度、降低训练时间、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增强模型稳定性鲁棒性,并推动智能化预测技术的发展。面对数据质量问题、参数优化困难、计算资源消耗、模型过拟合及非线性特征等挑战,项目采取了数据预处理、PSO优化、并行计算、交叉验证等解决方案。项目特点在于高效的优化策略、快速的训练过程、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广泛的适用性。; 适合人群:对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数据科学家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机器学习优化算法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金融市场预测,如股票走势预测;②气象预报,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③交通流量预测,优化交通管理;④能源需求预测,确保能源供应稳定;⑤医疗健康预测,辅助公共卫生决策。;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模型架构描述MATLAB代码示例,涵盖数据预处理、PSO优化、ELM训练及模型评估等关键步骤,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实践PSO-ELM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