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柔性电子服务平台(原创文章)
作者:Summer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Prof. Zhiyong. Fan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报道了一种印刷制备的全集成自供电气体传感器系统,工作创新性很高,意义重大。

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柔性塑料基底、供能系统、储能系统、气体传感器、电压调节器、贴片LED灯、银电极和连接电路等,下面单独介绍一下各个部分。
柔性塑料基底:PET,这部分没什么可说的,当然也可以选择PEN或PI等其他塑料基底;
供能系统:微功率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型号ST-2509-4系列;
调压器:型号为MIC5231-2.75YM5;
贴片LED:型号为0603
储能系统:基于MnO2材料的全固态平面超级电容器,其结构如下:

1、集流体为Ni,制备方法是先在PET上打印Ag图案,然后再通过化学镀在Ag表面长一层Ni,厚度约1um。
2、电极为MnO2/rGO/PEDOT:PSS复合材料,先合成MnO2纳米颗粒,然后与PEDOT:PSS和rGO混合后超声处理,形成分散液,然后打印叉指电极。
3、CH3COOLi/PVA凝胶电解质,直接滴到叉指电极表面,放置24h后形成全固态平面型超级电容器。
4、所制备的平面型超级电容器的面电容为12.9 mF cm−2
气体传感器:基于SnO2材料的气体传感器,敏感气体为乙醇和丙酮,其结构如下:

1、先合成SnO2纳米颗粒,然后将SnO2溶胶-凝胶分散于乙醇中超声处理,形成胶体分散液,然后打印叉指电极。
2、目标气体的浓度控制是通过调节目标气体与干燥气体的流速实现的,气体传感器的每个检测周期为1500s,包括600s检测时间和900s的恢复时间。
连接电路:各个系统通过打印的银线路进行连接。
集成的气体传感器系统经过PDMS的简单封装,就可以做成一个自供电的气体检测手环,具体形态如图4。

补充部分(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1、供能系统采用硅基太阳能电池能保证电量的稳定输出,但柔性有一定限制,如果采用印刷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会获得更好的佩戴体验。
2、平面型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系统有很不错的效果,但面积有点大,可以考虑三明治结构,电容会更高,在面积缩小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储能效果。三明治超级电容器的制备需要用到刮涂工艺,另外凝胶电解质层的制备工艺也可以采用点胶或刮涂等方法。
3、叉指型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长,灵敏度有限,需要目标气体长时间保持很高的浓度时才有响应,这是此类传感器都有的问题,在即时检测的情况下会有很大限制,但有可能在工业检测领域找到应用场景。
4、只采用单一的喷墨打印工艺很难实现全印刷器件和集成系统的制作,如果一台设备同时具备喷墨打印、点胶和刮涂等多种印刷工艺且可以自动切换,那研究者对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性会更高,可以高效的做出更多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Yuanjing Lin, Jiaqi Chen, Mohammad MahdiTavakoli, Yuan Gao, Yudong Zhu, Daquan Zhang, Matthew Kam, Zhubing He, andZhiyong Fan. Printable Fabrication of a Fully Integrated and Self-PoweredSensor System on Plastic Substrates. Adv.Mater. 2018, 1804285
转发此篇文章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