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多变量数据预处理_R语言进阶之聚类分析

本文介绍了R语言中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包括K-means聚类、层次聚类和基于模型的聚类。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处理了缺失值和数据标准化。K-means聚类通过确定合适的聚类数,如使用因子分析或碎石图。层次聚类使用Ward方法。基于模型的聚类则利用极大似然估计选择最佳模型。通过结果展示,发现鸢尾花数据集用花瓣和花萼信息分成两类更合适,增加有效变量能提高聚类准确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R语言拥有大量和聚类分析相关的函数,在这里我主要会和大家介绍K-means聚类、层次聚类和基于模型的聚类。

1. 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你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这里主要包括缺失值的处理和数据的标准化。我们仍然以鸢尾花数据集(iris)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 数据预处理
mydata <- iris[,1:4] # 只提取前4列数据,不包括类别这个变量
mydata <- na.omit(mydata) # 删除缺失值
mydata <- scale(mydata) # 数据标准化

2. K-means聚类

在聚类分析中,K-means聚类算法是最常用的,它需要分析者先确定要将这组数据分成多少类,也即聚类的个数,这个通常可以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比如我们可以用“nFactors”包的函数来确定最佳的因子个数,将因子数作为聚类数,不过关于聚类个数的确定还要考虑数据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这样分析才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绘制碎石图来确定聚类个数,这和主成分的思想相似。

# 利用碎石图确定聚类个数
wss <- (nrow(mydata)-1)*sum(apply(mydata,2,var)) # 计算离均差平方和
for (i in 2:15) wss[i] <- sum(kmeans(mydata, 
   centers=i)$withinss) #计算不同聚类个数的组内平方和
plot(1:15, wss, type="b", xlab="Number of Clusters",
  ylab="Within gro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