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讲解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作图
凸透镜的焦距计算
方法归纳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焦点以内反变化。
针对训练
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烛焰的像,眼睛看到的像是图中( )

2.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 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3 cm B.13 cm C.23 cm D.33 cm
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现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的是(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4.如图所示,是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B.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5.(黄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6.如图所示,小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 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
7.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9.(湘潭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 cm B.7 cm
C.10 cm D.16 cm
10.(常州中考)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11.(梧州中考)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12.(眉山中考)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1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若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物体距凸透镜由10 cm逐渐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光屏逐渐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
14.(河南中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cm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像距/cm | 13.5 | 14 | 15 | 16.7 | 20 | 30 |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 (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
(4)若在实验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参考答案
1-5.B B D B D
6-10.C C C C A
11.A
12.右;倒立 13.靠近;变小 14.缩小;减小
15.(1)左(2)①缩小②大(3)左(4)C
下载
关注公众号
↓
回复口令
1130
↓
获取下载链接


好看你就
点点我